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羊屎条根之别名,见该条。
见《杭州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美商陆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少阳经别,见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一。即内托芪柴汤,见该条。
针灸术语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意指对于某些病症,可以在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为穴位进行治疗。因为这种穴位既无穴名,也无定位,所以后世有阿是穴,不定穴、天应穴之称。参见各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宏翰条。
脉的支别之一。①与目相溜(流)通的经脉。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刺面,中溜脉,不幸为盲。”②浮见于皮下之脉。丹波元简《素问识》卷六:“志(张志聪)云:溜脉者,脉之支别,浮见于皮肤之间者也。”③交通阴阳之脉
黄病二十八候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由脾热引起身黄。若脾更移热于它脏,则于身面、眼目、或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。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,面色黄,脉亦青;如脾移热于心,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黄,眼赤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指经漏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