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妊娠中湿。详该条。
推拿穴位。出周于蕃《推拿仙术》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》:“走马在琵琶下,斗肘之上,以大指按之,发汗。”
①脏腑的功能受病障碍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形气不足,病气有余,是邪胜也,急泻之;形气有余,病气不足,急补之。”②指三阴三阳经因邪气而致病。
病证名。见《异授眼科》。指宿翳之顽固不易消退者。参见宿翳条。
综合性医著。6卷。清·陈士铎述。刊于1687年。卷1~5,不分病证、脉象,统述正医、反医、内治、外治等128法,并分列方剂治疗。书中议论不同于一般医学论著,其中有不少独特的见解;治法、处方尤多新意;卷
即肩胛骨。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,向后凹陷,形同饭勺,故名。
诊法术语。人体五脏六腑功能健全,气血充足,表现为面色红润,色彩鲜明,目光有神之貌。
见医理发明条。
即《素问》。详该条。
清·张仲华撰。张氏医案最早整理本名《爱庐方案》,共分76门,一百余案,刊于咸丰年间。1882年柳宝诒从抄本中选录24案,并加按语,编入《柳选四家医案》,改名《爱庐医案》。分内伤杂病、内风、伏气、疫邪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