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艾卷,见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舌淡紫,中带青筋而润。为寒邪直中阴经之候。证见面色暗黑,身凉,四肢厥冷,脉沉,宜四逆、理中等温阳救逆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祛除湿邪的统称。分化湿、燥湿、利湿等法。湿在上焦宜化,在中焦宜燥,在下焦宜利。脾主运化水湿,治湿应注意健脾。详见化湿、燥湿、利湿各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古羊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新修本草条。
见仁斋直指条。
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产宝百问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