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痹白喉

寒痹白喉

病名。《喉科种福》卷五:“又有白骨横于喉向者,其痛异常,此中寒喉痹阴火上蒸精垢,结而成块,坚白如骨,外观恶寒,嗜卧不渴,懒言、舌滑而冷诸阴证阴气复逼喉间,清涎成流而出。”治宜用黄芪15克、法夏4.5克、生附子(炮去皮脐)12克、熟附子12克、甘草4.5克煎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双鹅风

    病名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凡喉间红肿似毒两枚,而生在两边者,是为双鹅。”即双乳蛾,详该条。

  • 大肠湿热

    指湿热蕴于大肠的病变。常因饮食不节不洁,损伤肠胃,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。症见腹痛下痢,里急后重,或便脓血,肛门灼热,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多见于结肠炎、痢疾。治宜清热燥湿。

  • 胡大卿

    【介绍】:宋末医家。名石壁。宗陈文秀的学术思想,撰有《痘疹八十一论》,但其论述小儿病有自相矛盾之处。已佚。

  • 吴东旸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达条。

  • 食饮有节

    即饮食有节。出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。节,节制、节度之意。指饮食要有规律、有所节制。

  • 无柄紫堇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夏天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开阖补泻法

    针刺补泻法之一。是以出针后开、闭针孔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。《素问·刺志论》:“入(刺)实者,左手开针空(孔)也;入虚者,左手闭针空也。”即出针后轻轻按揉,使针孔闭合,不令经气外泄者为补;反之,出针时边退

  • 类经纂要

    书名。清·虞庠辑,王庭俊增注。3卷。刊于1867年。本书节录《类经》原文,并增以简要注释。因系节录,内容不够完备,虞氏注文亦较简略。

  • 水蒲桃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即蒲桃,详该条。

  • 黑根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草威灵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