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相侮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菝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碧桃干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妥善而有效的治疗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有余不足,当补则补,当泻则泻,毋逆天时,是谓至治。”
见清·龙柏《药性考》。为辣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感受时邪,毒袭心肺所致。症见其舌状如羊之舌伸出口外,故名。舌斜左,眼亦斜左,舌斜右,眼亦斜右。初起必胸膈痒痛,日久不治。邪正相拒,满身胀痛。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蒲黄饮,见该条。
即滋阴八味丸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羊踯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