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旋覆花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胬肉攀睛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大便下血者,是大肠热结,损伤所为也。脏气既伤,风邪自入,或蓄热,或积冷,或湿毒积于脾胃,或疳食伤于脏腑,因兹冷热交击,疳湿互作,致动血气,停留于内,凝滞无归,渗入肠中,故
证名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神思不定,慌乱无主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三:“恍者,疑而未定之象;惚者,似物所有之谓。”多因七情内伤,外邪内干,心气不足,心血虚亏所致。治宜养心安神。用朱砂安神丸、养
【介绍】:隋代官吏。撰有妇科书籍《妆台方》一卷(《宋史·艺文略》作《妆台记》六卷),已佚。
即清空膏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·凡例》。即脱臼,见该条。
见禾髎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权条。
见《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》。为醉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