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天池

天池

经穴名。代号PC1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天会。属手厥阴心包经。手足厥阴少阳之会。位于胸部第四肋间隙,当乳头外侧1寸处。另说“在乳后同身寸之二寸”(《素问·气府论》王冰注);“在乳后一寸,下五分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胸前神经肌支,第四肋间神经和胸腹壁静脉,胸外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心烦胸满,胁肋疼痛,瘰疬,腋下肿痛等。斜刺0.3~0.5寸,禁深刺艾炷灸3壮,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②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承浆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关元上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即利尿穴,见该条。

  • 杉篱

    正骨器械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九。用杉木按伤处长短阔狭,曲直凹凸之形,制成数根长条形的小板,两头各钻一孔,以绳联贯,待骨折整复,以竹帘围裹后,加用此板紧缚。取其坚韧挺直,使骨缝无离定脱走之患。今仍沿用

  • 摄生总要

    丛书。明洪基辑。收有《摄生秘剖》4卷,《陈希夷房中玄机中萃纂要》(又名《房中奇术》)2卷,及《精订摄生种子秘剖》2卷。后附“继嗣珍宝”、“金精直指”,以介绍嗣育、房中内容为主。现存光绪三十一年(190

  • 中膂俞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29。亦称中膂内俞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名中膂。《千金要方》作中俞。别名脊内俞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骶部,平第三骶后孔,距骶正中线1.5寸处。布有第三、四骶神经后支的外

  • 金篦

    治疗白内障最早的手术器械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一治疗脑流青盲眼(圆翳内障)方法中指出,“宜金篦决,一针之后,豁若开云而见日”。即金针。详该条。

  • 绝皮

    皮肉相交处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先浅刺绝皮,以出阳邪。”

  • 暑湿

    暑热挟湿的病证。夏季常见病之一。因暑热蒸动湿气所致。发病机理为暑伤津气、湿浊阻滞气机。症见胸脘痞闷、心烦、身热,舌苔黄腻。如暑湿困阻中焦,则见壮热烦渴、汗多尿少、胸闷身重;如暑湿弥漫三焦,则见咳嗽、身

  • 针石

    出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。即砭石。见该条。

  • 暴厥

    厥证之一。指卒然昏厥,不省人事的严重病证。一名暴蹷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喘,名曰暴厥,暴厥者,不知与人言。”《景岳全书·厥逆》:“脉至如喘者,谓脉之急促如喘,此血气败乱之候,故致暴厥不言,即今人

  • 麦穗红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狗肝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