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辟汗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邪在皮肤表层的痹证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毛刺者,刺浮痹于皮肤也。”
见集验良方拔萃条。
病名。指痨瘵病的咳嗽。传作传染解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传症痨咳,即干咳、劳咳久者。”参见干咳、劳咳、痨瘵咳嗽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柳絮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四。为风冲泣下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指阳明。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所谓二阳者,阳明也。”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二阳之病发心脾……”王冰注:“二阳,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。”
同啜。饮、吃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歠热稀粥。”
见《医学正传》。即斑龙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