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本便方》。为葛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。亦名胎前咽干痛,多因孕妇胃中积热,或有痰涎所致。宜清胃化痰。方用升麻桔梗汤(升麻、桔梗、甘草、元参、防风),或东垣凉膈散(方见妊娠咽喉痛条)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铁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柔肝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胎前阴门肿。详该条。
形气相失之一种,指形质羸瘦而气盛喘促的病态。人体以元气为本,正常人元气充足虽形体瘦小,仍属健康。若因疾病的缘故,形肉大脱,喘急气满,元气无所依附者,为气胜形,是垂危之候。《灵枢·寿夭刚柔》:“平人而气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白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胃的津液,同胃阴。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:“舌淡红无苔者,或干而色不荣者,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。”参见胃阴条。
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即俞府、彧中、神藏、灵墟、神封、步廊,左右共十二穴。
【介绍】:见余纲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