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夜里串

夜里串
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乳毒

    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四。即乳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三因方

   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条。

  • 绿银散

    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卷十七方。铜绿、密陀僧各三钱,白芨(烧存性)九钱。为细末,每用半钱,津唾调涂腋下,三至五日一次。治狐臭。

  • 重订通俗伤寒论

    见通俗伤寒论条。

  • 脾虚身肿

    病证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脾虚身肿之症,小便清利,大便溏泄,面色萎黄,语言懒怯,常肿常退,此脾虚肿之症也。脾虚身肿之因,大病后,久泻后,脾土之真阴受伤,转输之官失职,不能运化水谷,则诸

  • 经来未尽腹痛

    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:“经来一半余血未尽,腹中作痛,或发热或不热,乃气血俱实也。宜服红花当归汤(红花、当归、牛膝、苏木、枳壳、三棱、莪术、赤芍、芫花),破其余血,而热自止。”参见气滞痛经、血瘀痛经

  • 五胆偃月坠翳丸

    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七方。石决明一两,麝香少许,青鱼胆、鲤鱼胆、青羊胆各七个,牛胆五钱,熊胆一分。为细末,煮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分,空腹茶水送下。治偃月翳,症见瞳神内上边有白气一弯,隐

  • 集成沆瀣(xiè 卸)丹

    见《幼幼集成》卷二方。即沆瀣丹,见该条。

  • 清咽栀豉汤

    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栀子、豆豉、金银花、薄荷、牛蒡子、甘草、犀角、僵蚕、连翘、桔梗、马勃、蝉蜕、芦根、灯心、竹叶。水煎服。治疫喉邪郁未透,内火已炽,咽喉红肿白腐,壮热汗少,痧隐不齐,心烦懊憹,舌干口渴

  • 洪锦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洪兆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