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罐法的古代名。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卷二。详火罐法条。
病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属产后下利范畴。参见产后下利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五。生于软肋下近腰带脉、五枢、维道等穴部位的外痈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眼科病证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垂帘翳、垂帘膜、赤脉下垂。多由肺肝风热,脉络壅滞或椒疮失治所致。初起,黑睛上缘轮白之际有细小血丝,似帘垂向黑睛,血丝渐次向下延伸,变宽增厚,掩盖瞳神。赤丝尽头常有细小星翳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秦艽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折断或扭转,治疗上喻当机立断以扭转病势的方法。如对热邪深重患者,采用大寒之剂折其化火上炎之势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当折其胜,可散其邪。”②喻疼痛程度。如腰痛如折。③喻屈曲的体位或动作。如取穴时使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二。即神仙百解散,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膝关节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胡桐泪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