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疾病的所在有远近之分。远近是相对而言,如以表里言,则表近里远;以经络脏腑言,则经络为近脏腑为远;以腑与脏言,则腑近而脏远。亦有以上为近,下为远者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气有高下,病有远近,证有中外
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多因登高跌坠,或闪挫受伤,损及冲任,恶血下流,以致突然阴道出血量多,色鲜红或黑黯有块,腹部按之疼痛。治宜行血祛瘀。方用逐瘀止血汤,或用七厘散、益母膏等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睡时惯常头部出汗,无其他症状者。详头汗条。
即留罐法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即针砂。详该条。
古代医疗机构名。系专门为上层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保健组织。始设于金代,元、明、清各代均设太医院。其管理官员和医师等的职称常有变动,名目不一。如金设太医院提点、使、副使、判官等官职,总管全院的各类事务,并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【介绍】:见元好问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从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