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啮颊

啮颊

症名。出《灵枢·口问》。系指自咬其颊。详见啮舌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枳壳川连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枳壳、黄连。水煎服。治热积腹痛,身热腹热,烦躁不寐,时作时止,痛则汗出,或痛而一汛即欲下利,一利即止。若胸前满闷加砂仁;小便不利加木通、滑石;大便秘结加大黄、玄明粉。

  • 消痞

    消法之一。治疗痞积、痞满的方法。①胸胁下有肿块,坚实不移者为积,须消痞化积,如鳖甲煎丸。②胸胁胀满,痰食停滞者为痞满,须消痞化满,如枳实消痞丸。

  • 阳虚恶寒

    恶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章》:“阳虚恶寒,以阳气能温分肉而充皮毛,肥腠理而司阖,内伤房欲,火衰恶寒,即热之不热,是无火也。其症必兼踡卧,足冷,濈濈自汗,两尺沉细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其证则

  • 天符

    运气学说术语。指通主一年的中运之气与司天之气相符合的年份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土运之岁,上见太阴;火运之岁,上见少阳、少阴;金运之岁,上见阳明;木运之岁,上见厥阴;水运之岁,上见太阳。天之与会也,

  • 拧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,张开如钳形。蘸水后,挟住治疗部位的肌肤。一挟一放,直到被拧的部位出现红紫色斑痕为度。适应病症同扯法,但本法刺激量较强。

  • 悬旗风

    病名。系指发生在悬壅垂上的血泡。见《喉科指掌》卷三。症见悬雍垂尖端变圆,形似黄豆或桂圆核,红若樱桃,脉来洪数。此由胃火郁盛而发。治宜清热解毒。方宜加味黄连解毒汤、加味甘桔汤等。外吹朱黄散或冰射散等。即

  • 桐子树根

    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油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贼风

    ①泛指四时不正之气。因其乘虚而入,具有贼害性质,使人致病,故名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。”王冰注:“窃害中和,谓之贼风。”②《灵枢经》篇名。贼风,泛指四时不正之气,即邪气,对人体是

  • 卫生家宝汤方

    书名。3卷。宋·朱端章撰。刊于1184年左右。本书收录临床常用方约300首。原书内容有所佚失,现仅存卷上,内有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医方84首。

  • 抱石莲

    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蕨类》。为螺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