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女贞子,详该条。
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·一部》1977年版。为苣荬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治疗原则。使用寒下法的禁忌症。①病邪在表或在半表半里;②便秘因于老年血虚肠燥,新产妇血虚,或病后津液耗伤者;③大失血的病人;④孕妇或月经期;⑤热邪在里,大便秘结,但病人脐部上下左右有动气,脉微弱或浮大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巴戟天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牛奶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鹿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徐州《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》。为黄荆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营卫不和条。
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十二经筋病中的足阳明筋病。《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此证当发于三月之时,故名之曰季春痹也。”详足阳明经筋病条。
病名。出《中藏经》卷三。五丁之一。属肝经,起于目下,始如瘤瘢,其色青,硬如石,使人目昏昏然无所见,多恐悸,睡不安宁,或生筋骨之间,久则危,可用紫花草敷疮上。余参疔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