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樵翁
【介绍】:
见吕熊飞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吕熊飞条。
指与脏、腑、气、血、筋、脉、骨、髓八者有较密切关系的八个穴位。详八会条。
明代官名。为生药库中仅次于大使的官职,协助大使主管生药库事务。
古病名。属怔忡之类。掣,牵引。以心悸掣动为主症,故名。多因心气虚寒,或胆与三焦之火传心所致。症见心动不宁,有牵引、紧缩感,甚则作痛,伴少气,咳呛或便泄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一阳发病,少气,善咳,善泄
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。常见于小儿。多由胎毒未净,肝胆不清,脾经湿热所致。症见耳上生疮,时发时止,或随月盈则剧,月亏则轻(《外科大成》卷三)。治宜解毒清热。方用黄连解毒汤、五味消毒饮、黄连温胆
《仙授外科集验方》方。沉香、连翘、桑寄生、丁香、射干、独活、乳香、升麻、大黄(蒸,欲利生用)、木通、羌活、甘草、麝香(溃破者用)、青木香(一方有生黄芪)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加竹沥、芒硝(冲服),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即下发背,见该条。
泛指素体虚、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。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。参痼冷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泽漆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名顑。面颊的下部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韶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