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后下

后下

煎药法之。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木香砂仁等,是借其挥发油取效的。如煎煮过久,则其有效成份可挥发失效,故宜在其它药物将煎好时才放入,稍煎即可。另外,大黄后下,可使其泻下作用更显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东旸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达条。

  • 肩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二。泛指肩部之痈疽。

  • ①病名。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、痹阻气血,引起以关节、肌肉痠痛、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。其风气胜者为行痹,寒气胜者为痛痹,湿气胜者为着痹也。”②泛指病邪闭阻肢体

  • 虚烦

    证名。指因虚而致心胸烦热者。多由伤寒汗、吐、下后,邪热乘虚客胸中,或病后余热留恋,或津涸、血虚、肾亏、痰饮、虚劳等所致。常伴郁闷不寐、口干咽燥等症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发汗吐下后,虚烦不得

  • 太阳表实证

    太阳经证之一。详太阳伤寒条。

  • 苍蝇翼

    ①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。②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丁癸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中络

    ①中风证候类型之一种。见《医门法律·中风门》。即“邪在于络”(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)。中风证情最轻者。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盖口眼斜,肌肤不仁,邪在络也。”②中行之络。《素问·骨

  • 不思食

    病证名。又名不嗜食。即食欲不振。《赤水玄珠》:“由脾胃馁弱,或病后而脾胃之气未复,或痰客中焦,以故不思食,非心下痞满而恶食也。”临床分虚、实两证。偏实者,多因乳食停滞,治宜消食化滞,用平胃散加减;偏虚

  • 任尽言

    【介绍】:见任元受条。

  • 血虚不孕

    病证名。出清·叶其蓁《女科指掌·种子门》。不孕症型之一。又名血少不孕。由素体脾胃虚弱,或久病失血伤阴,致阴血不足,冲任空虚,不能养精成孕;兼见身体瘦弱,面色萎黄,疲倦乏力等症。宜补血养阴滋肾。方用养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