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右藉

右藉

偏产的一种。员从云《产科一得》:“临产儿头偏抵右畔。”相当于右枕横位。参见偏产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心痿

    证名。即脉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心痿者,脉痿也。”详脉痿条。

  • 火毒

    ①火热之邪郁而成毒。在各种病证中,尤以外科的疮疡肿毒为多见。②指烫火伤感染。

  • 钩吻中毒

    病名。因误食钩吻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解毒诸候》。钩吻又名断肠草、胡蔓藤、烂肠草、黄藤、毒根等。有剧毒。误食后初见口咽脘腹烧灼疼痛,呕噁流涎,吞咽困难,或腹胀腹泻。继则眩晕语蹇,肢麻无力,

  • 露木尔

    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螃蟹甲之藏族语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治喉指掌

    喉科著作。不分卷。清·赵溥泉辑于1855年。此书是辑录前人喉科著述而成,首载喉证秘集,详述喉证病因及辨证治疗大法;又列吴氏(阙名)丹药编目,其中载有喉科用药多种,颇多经验效方。另载张宗良咽喉总论等喉证

  • 脾胀

    病名。胀病之一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脾者,善哕,四肢烦悗,体重不能胜衣,卧不安。”《医醇賸义·胀》:“脾为湿土而主四肢,寒气乘之,则土德衰而真阳不运,故善哕而肢体疲重,夜卧不安也。当抉土渗湿,兼解寒邪,

  • 外障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指发生在胞睑、两眦、白睛、黑睛的眼疾。多因六淫外侵,或内有郁热、痰火、积滞以及外伤等引起。此外,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或脾气虚弱,亦能致病。患眼可见红赤、肿胀、糜烂、流泪、眵

  • 王惠源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宏翰条。

  • 良方集腋

    书名。又名《良方集腋合璧》。2卷(又有4卷本)。清·谢元庆编集。刊于1842年。本书是民间验方汇编的一种,分为头面、耳目、口鼻齿舌等32门,集录约400余方,选方颇精。

  • 足太阴之正

    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太阴经别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