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蜀(今四川)人。生平欠详,其医术传给沈应善。
病名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楚人多食酸则齿软。”详齿齼、齿齭条。
清法之一。又称清金降火。治疗肺热而肺气上逆的一种方法。症见咳嗽气逆、咯黄痰、口渴,舌质红苔黄,身热,脉浮数等。用泻白散或银花、桑皮、鱼腥草、前胡、枇杷叶等药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爬山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针灸素难要旨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忧恚无言篇》。又名口吃、謇吃。多由话语重复,期期艾艾而不能畅出,久成习惯,或出言过速所致。古人认为本症的发生与会厌厚大,开阖不利有关。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·忧恚无言》:“会厌者为开为阖,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四。即红丝疔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白翳黄心内障。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臭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疗法。据记载:由术者练功运气,通过手的穴位发放“外气”,达到病人的穴位,以激发病人经络中的“内气”,从而通经络、调气血,达到治病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