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厥深热深

厥深热深

证名。亦作热深厥深。指热厥证热邪越深伏,手足越厥冷。由于热伏于里,不能向外透达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,必发热。前热者,后必厥。厥深者,热亦深;厥微者,热亦微。厥应下之,而反发汗者,必口伤烂赤。”《注解伤寒论》卷六:“前厥后发热者,寒极生热也;前热后厥者,阳气内陷也。厥深热深,厥微热微,随阳气陷之深浅也。”宜用清下二法。参见热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消痰平喘

    消痰法之一。治疗痰多气逆的方法。用于痰饮伏于肺脏。表现喘嗽痰多,胸痞食少,舌苔粘腻,脉滑。用三子养亲汤之类。

  • 流痰

    病名。骨关节慢性破坏性疾病兼有脓肿者。见清·余景和《外证医案汇编》卷三。本病变在破坏过程中,少有新骨形成,当脓肿形成后可以流窜,溃后脓液稀薄如痰,故称流痰。为无头疽的一种,相当于骨与关节结核。多发于儿

  • 六涎

    出宋·史堪《史载之方》。指风涎、热涎、冷涎、病涎、虚涎和毒涎六种。详各条。

  •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水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金疮中风痉

    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八。即破伤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风府

    经穴名,代号DU16。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别名舌本、曹豁、鬼穴、鬼枕。属督脉,督脉、阳维之会。位于项正中线,入后发际1寸,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。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,枕动脉分支。主

  • 上廉泉

    经外奇穴名。位于廉泉穴上1寸。或于前正中线颌下1寸,当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取穴。有下颌舌骨肌,颏舌骨肌间至舌体。布有舌动、静脉及舌神经,舌下神经分支。主治声音嘶哑,舌肌麻痹,咽炎,扁桃体炎,口腔炎等

  • 尽根牙

    又名臼齿。俗称大牙。方凹如臼,长于牙槽两旁,上下各三。主要具有磨碎食物作用。在上左者属胆,下左属肝,上右属大肠,下右属肺,该部位有病时,可作为辨证施治的参考。

  • 芹叶钩吻

    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毒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脏腑各图

    见中西医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