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白狼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由肝经湿热下注而成。症见阴囊处起粟作痒,破流脂水,甚至肿痛,反复发作,缠绵不愈。治则清肝利湿。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。外搽黄柏散或苏叶研细外撒。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。
见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
病证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舌吐长不收,名曰阳强。”参见舌纵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海金沙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九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指臂之上骨,即桡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循臂内上骨下廉。”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即棉花壳,详该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指肩胛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……循肩髆内,挟脊抵腰中。”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即杨梅结毒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