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著有《十全博救方》1卷。已佚。
古病名。指饮食入胃,先吐后下的病症。多因风邪内干肠胃所致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一:“病者身背皆热,肘臂挛痛,其气不续,膈间厌闷,食入,则先吐而后下,名曰漏气。此因上焦伤风,开其腠理,上焦之气,慓悍
病名。指突然发生的痹症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。”参见三痹条。
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即红大戟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(上海中医学院编)。即瘾疹,见该条。
见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三。即黄连消毒散,见该条。
阳虚外感的治法。症见头痛、恶风寒、发热、无汗、手足不温、喜盖衣被、精神衰倦、面色苍白、声音低微、脉沉无力、舌苔淡白等。处方由助阳药与解表药组成,如再造散。
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经水不止。详该条。
出《职方典》。为狗脊之药材名,详狗脊条。
肌肉的纹理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分之间,谿谷之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