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切脉的简称。即按脉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切而从之。”②按压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必切而出。”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。”③剧烈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肠中切痛。”④急速。《医方集解》:“当大升浮气血,切补命门之下脱也。”⑤制成切片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附子泻心汤方……上四味,切三味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淫热

    即热淫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京门

    经穴名。代号GB25。出《脉经》。别名气府、气俞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肾之募穴。位于侧腰部,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(《针灸甲乙经》、《针灸集成》等)。另说“一头齐神阙,一头齐命门,折中是穴”(《循经考穴编》

  • 常用中草药手册

    书名。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。本书选录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中草药400种,按其主要的医疗作用分17类。对每种草药均附以简要介绍和插图,末附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索引。196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心肾相交

    脏腑相关理论之一。心属火,藏神;肾属水,藏精。两脏互相作用,互相制约,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。肾中真阳上升,能温养心火;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;肾水又能益心阴而制心火,使不致过亢为害。这种关系,也称水

  • 高梅孤

    【介绍】:见高武条。

  • 胎喘

    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喘。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腹痛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亦名胞阻、妊娠小腹痛、子痛。指孕妇发生小腹部疼痛的病症。多因虚寒、血虚、气郁胞脉气血运行失畅,或血虚胞脉失养所致。虚寒者,小腹冷痛,得热痛减,宜温经散寒,用

  • 刘赞(yūn 晕)

    【生卒】:十世纪【介绍】:北宋医生,擅长骨伤科,为翰林医学。据载天武右厢都指挥使韩昰在战争中左股部中箭不出近三十年,行走困难。1004年(景德初)经刘赟治疗,敷药后箭矢出,行走如故。后任医官。

  • 六椎

    指第六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六椎下间主脾热。”

  • 针灸甲乙经

    针灸著作。原名《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》,简称《甲乙经》。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。共10卷,后改编为12卷,128篇。本书是将《素问》、《针经》(即《灵枢》古名)和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三书分类合编而成。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