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水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八。指因蛊蚀五脏所致的便血。症见下血瘀黑,如烂鸡肝,心烦腹痛。用茜根丸治之。参见蛊毒病条。
病名。指前额部骨折伤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损伤后多致皮破,面目浮肿,若内损血瘀,则呕吐,鼻衄,昏迷、面黄、身软、周身虚浮、烦渴、胸痛、饮食少进。治宜止血开胃,消瘀定痛,内服疏血丸,外用五加皮汤熏洗
见明·岳甫嘉《妙一斋医学正印·女科》。即经闭浮肿。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黑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女科秘要》卷二。即妊娠白带。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马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崔彧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系一般下级职务,官阶从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挛证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