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凰草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肾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肾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廿二:“俗云眼大头为内眦。”详内眦条。
见《重楼玉鑰》卷上。即辛乌散,见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牛含水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著作。6卷。清·李学川撰。刊于1817年。卷1~2为“灵枢经文”、“素问经文”,系节录《内经》中有关针灸原文并加注释;卷3“群书汇粹“辑自历代医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与歌赋;卷4“经穴考证”;卷5为各
骨名。即肩胛骨。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四品。
旧病名。亦名儿捧母心。见清·陈莲舫《女科秘诀大全》。相当于臂位分娩,儿两臂上举。属难产的一种。古人从现象观察,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,故名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腐婢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肯堂条。
《外科传薪集》方。大黄三两,黄柏一两,黄连三钱,煅石膏二两,炉底灰少许。为细末,黄连水调敷患处。治风毒黄水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