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吉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铃医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胡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本经疏证条。
即木香黄连汤作水丸。治证同。见木香黄连汤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无莿根,详该条。
喻其作用有如掣物引提上升的治法。即升举中气。如补中益气汤之治疗气虚下陷之证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气虚宜掣引之。”
上、中、下焦同现虚寒的病证。上焦心肺的虚寒,可见精神不守,气短不足,语声不扬;中焦脾胃的虚寒,可见腹痛,肠鸣,洞泻下利,腹满喜按;下焦肝肾的虚寒,可见大便洞泄,小便清长,或遗尿,腹满身重。
病证名。《竹林女科证治》:“妇人行经时及产后,过食生冷之物而血闭发热,以血见水即滞故也。初起一、二月生寒发热,五心烦躁,口苦舌干,面色青黄,犹易医治。先用逍遥散退其寒热,后用紫金丸(三棱、莪术、良姜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