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粟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栝楼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五。又名印疮、褥疮。指久着席褥,受压部位出现的溃疡。由久病气血亏损,气不能运血以营养肌肤,加之局部受压摩擦染毒而成。初起患处呈现紫斑,继而皮肤破损,逐渐坏死溃烂,腐肉脱落,形
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齿龈的根部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绵枣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水田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木通、枳壳。水煎服。治泄泻不止,水谷不分,小便全无,小肠气滞者。
名词。出汉·马王堆医书《合阴阳方》。即阴蒂。
病证名。指翳膜之色红赤者。《审视瑶函》卷三:“大抵红障凹凸,怕如血积肉堆。”参见膜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·惊风辟妄》。指小儿急慢惊风。详搐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