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六醴斋医书十种

猜你喜欢

  • 宿哮

    病证名。《类证治裁·哮症论治》:“宿哮沉痼者,摄肾真,肾气丸加减。”《临证指南医案·哮》:“宿哮,……病发投以搜逐,而病去必当养正。”病时用葶苈大枣汤或皂荚丸。参见哮证、冷哮、热哮条。

  • 野山菊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野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夫

    古代的官名。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,其官阶一般为六品至七品。其后直至清代,太医院官吏的职位相当于大夫,因此,太医院五品以下的医官都称大夫。在北方习惯称医生为大夫,并延用至今。

  • 指肚

    即手指掌面各指节之间肌肉略突起的部分。

  • 会维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地仓,见该条。

  • 理瀹外治方要

   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。

  • 六号剥象方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清凉至宝散,见该条。

  • 王诚叔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宗正条。

  • 沦指

    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七。即代指。见该条。

  • 阳明外证

    即阳明经证。详阳明经病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