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《医学原始》名阴郄。即长强,见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即毒芹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戴思恭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清·程梁撰于1873年。书名“引经”,是指书中引据《内经》论证医理。卷1~2论述内科诸病,辨析医理,结合作者学术经验,有一定的发挥;卷3~4为作者的内科及妇科医案;末附《内经》原文辨
【介绍】:宋代人,兼通医学。熙宁中(1068~1077年)邠州(今陕西彬县)地方官。撰《阴毒形证诀》1卷,已佚。
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于上部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,因火性炎上之故。参肝火条。
病证名。指妊娠后由于跌损、损伤冲任二脉、气血失和而见阴道流血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妇人胎前跌损动红、乃伤胎元、恶血流来不止,速急安胎止血,宜用人参安胎散治之。”(炒蒲黄、人参、川断、当归、炒白芍、生
白苔为主,舌尖灰苔而舌根黄苔的舌象。为湿热之候,如舌根黄而苔腻,目黄,小便黄,宜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猫须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月事不来者,胞脉闭也。”即经闭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