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先补后攻

先补后攻

指先补虚后攻邪的治法。用于需攻下而体虚不堪攻的病证。如肝硬化腹水,需逐水而体虚,可先用补益法培补正气,后用逐水药泻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溃疡丸二号

    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天津南开医院)。乌贼骨、甘草、陈皮、瓦楞子各15克,川楝子、白芍药各9克,香附6克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每服一丸,日二至三次。治肝郁型溃疡病,症见胸胁胀痛,暖腐吞

  • 张用谦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江苏无锡人。对朱震亨、李杲的学说很有研究,撰有《医方摘元》一书,已佚。

  • 目睛缩入

    病证名。与目内陷同,详该条。

  • 玉郎鞭

    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玉龙鞭,详该条。

  • 脂麻秸

    出《摘元方》。即麻秸,详该条。

  • 顾松园医镜

    【介绍】:见顾氏医镜条。

  • 眉骨痛

    证名。又名眉眶痛。为多种疾病常见之证候。①“眉骨者,目系之所过,上抵于脑,为目属于脑也”(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)。故诸阳经病或风热毒邪上攻下注于目睛者,遂从目系过眉骨,与眉骨相并而痛。若系心肝壅热或风热

  • 推攒竹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详开天门条。

  • 女科入门

   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
  • 乳汁草

    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小飞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