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好问
【生卒】:1190~1257
【介绍】:
金代文学家。字裕之,号遗山。秀容(今山西省忻县)人。1217~1222年(兴定)间进士,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。晚年从事著作,长于诗文。家藏医书甚多,集亲自应用有效的医方数十个,于1242年(淳佑二年)汇编为《集验方》一卷。
【生卒】:1190~1257
【介绍】:
金代文学家。字裕之,号遗山。秀容(今山西省忻县)人。1217~1222年(兴定)间进士,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。晚年从事著作,长于诗文。家藏医书甚多,集亲自应用有效的医方数十个,于1242年(淳佑二年)汇编为《集验方》一卷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亦名错经,蹉经、蹉缠、蹉理症、踵经。多因素嗜辛辣热物,积热郁久,内扰冲任,迫血妄行所致。症见月经来时从大小便俱出。治宜解热毒、调气血。方用分利五苓汤(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赤芍
病名。出《疮疡全书》。指妊娠六、七个月,胎气旺盛,肝气郁结,胃热壅滞,致使肝胃二经,经络瘀阻,乳房结肿疼痛,谓之内吹乳。若色红者,多属热,宜柴胡清肝散;不红者,为气郁,宜逍遥散。参见妊娠乳肿条。
舌黑烂,频欲自啮。为脏腑热极兼受秽毒重症,杨梅毒疮可见此舌,宜大剂清热解毒泻火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名。是子宫颈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。急性炎症表现宫颈局部充血、水肿、上皮脱落、坏死,甚至形成溃疡,带下量多呈脓样。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糜烂、息肉、肥大和潴留囊肿等,带下量亦多,有时呈脓性或血性,常伴有腰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五。即马疔。见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葱实,详该条。
同涩肠止泻。详该条。
即胆热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外邪侵犯手厥阴经所致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,则其气闭塞,郁于中焦,气与邪争,发为疼痛,属外所因。”又:“手心主心痛,彻背,心烦,掌中热,咽干,目黄赤,胁满。”参见心痛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又名山葡萄、野葡萄藤、接骨藤。为葡萄科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Hance的茎叶。分布华东及江西、湖北等地。甘,平。祛湿利尿,清热解毒。①治风湿痹痛,淋病,痢疾,哕逆,乳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