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本草音义》2卷,已佚。
耳屏与面颊之间的部位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明堂广大,藩蔽见外。”
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三十九。即阳暑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肺形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骨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。即骨。详该条。
①指手足三阳经分出的脉络。②指位于体表或上行的络脉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阳络伤则血外溢,血外溢则衄血。”③专指足阳明胃经的络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形有余,则泻其阳经;不足,则补其阳络。”王冰注:“
三指同时按寸、关、尺三部以测脉象的方法。清·周学海《重订诊家直诀》:“诊脉之指法,见于经论者,曰举、曰按、曰寻、曰推、曰初持、曰久按、曰单持、曰总按。”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马齿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八十一难经图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