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女人漏下赤白,月经不调,灸交仪三十壮,穴在内踝上五寸。”《针灸资生经》作蠡沟穴别名。
病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积聚痞块》。指嗜茶太过,积久所致的癖病。《儒门事亲》卷八:“好茶成癖,积在左胁。”症见饮食减少,面黄,乏力,腹痛等。治用磨积丸、星术丸等方。或用石膏、黄芩、升麻为末,砂糖水调服。参
见《医学入门·本草》。即大枣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万病回春·痓病》。指因风痰壅滞经络所致的痉病。症见眼牵嘴扯,手足振摇或搐搦,甚则神昏不醒。治宜祛风化痰,用祛风导痰汤,加姜汁、竹沥;风痰盛者,败毒散加防风、天麻、黄芩、全蝎、生姜、薄荷,气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。多因孕妇气血虚损,胎失滋养;或血热燔灼,胎有所伤;或肾虚胎失所系,冲任不固,不能摄血养胎,以致其胎自堕。参见先兆流产、胎动不安条。
见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。王冰注:“九星,谓天蓬、天芮、天冲、天辅、天禽、天心、天任、天柱、天英……”上古以见此九星为祥瑞。
骨名。左右各十二条,后端皆与胸椎相连,上五条前端与胸骨相连;中五条前端融合成一条而连于胸骨;下二条前端游离,合而构成胸廓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发背的一种。因多脓头状似椒目,故名。即竟体发。见该条。
①脉搏跳动时的动态、气势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所谓动气,知其脏也”。②脐周的搏动(出《难经·第十六难》)。《伤寒指掌》卷三:“动气者,筑筑然动于脐旁上下左右,甚至連及虚里、心、胁,而浑身振动也。此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一年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