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人参荆芥汤

人参荆芥汤

圣济总录》卷十三方。荆芥穗二两,芍药、天麻川芎当归、煨三棱黄芪鳖甲(醋浸炙)、牛膝(酒浸焙)各一两,木香人参石膏白术羌活款冬花、炒陈皮各半两,熟地黄柴胡各一两半,防风牡丹皮大腹皮各三分,枳壳(麸炒)三两,半夏(为末,生姜汁作饼爆干)一两,秦艽一分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加生姜二片,大枣一枚,水煎,空腹、日午、临卧服。治风消,血气虚损,攻刺疼痛,四肢无力,多困黄瘁,胸膈痞满,或大便多秘,或时泄利

猜你喜欢

  • 掐揉中指节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出《小儿按摩经》。用手指掐病儿中指第一节横纹,掐后揉之。治泄泻,咳嗽等症。

  • 天柱骨折

    病名。即颈椎骨折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天柱骨即颈椎骨。又名旋台骨折、颈骨折、玉柱骨折。因跌打坠撞所伤。症见颈部疼痛,肿胀、压痛明显,活动受限,伤部以下有麻木及知觉异常,严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,呼吸困难,

  • 角药

    见《重楼玉鑰》卷上。即辛乌散,见该条。

  • 成方便读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张秉成撰。刊于1904年。本书汇编古今常用成方290余首,分为补养、发表、攻里等21类,每方编成七言歌诀,并详释病因、方义,作为初学入门读物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  • 饮伤

    指长期嗜饮某种浆水、酒类,以致湿滞中焦,影响脾胃,气血耗伤,酿成聚积劳损之病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饮伤,……经络营卫气伤,内有干血,肌肤甲错,两目黯黑。”

  • 灼痛

    痛处有烧灼感。可见于郁火伤阴之胃脘痛,或热毒炽盛的疮疡、汤火伤等。

  • 岐黄

    岐伯与黄帝的合称。古代相传黄帝和岐伯研讨医药创立了医经。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《黄帝内经》主要部分是以黄帝问、岐伯答的体裁写成的。故以后有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的说法。

  • 藏冷夜啼

    病证名。即新生儿腹痛夜啼,详新生儿腹痛条。

  • 养生辨疑诀

    气功养生学著作。唐·施肩吾撰。本书认为习练气功,“先须知其本,知其本则末无不通”,所谓“本”,是指“神由形住,形以神调”,亦即使精神稳定于形体之内,形体与精神和调。此外,指出行功前当调和饮食,保持安定

  • 紫背天葵

    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即天葵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