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山大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周扬俊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官阶正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龙牙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,代号:GB31.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大腿外侧中线,当腘横纹上7寸处;或直立垂臂,于中指尖到处取穴。布有股外侧皮神经,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、静脉肌支。主治半身不遂,下肢痿痹、麻
病名。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此症生于龟尾穴下,下身一段及背脊骨上皆红肿作痛,潮热身重……漏孔出脓极多。”治法:先用化肉膏外贴,至肉黑时以针拨开,则脓随针出,排脓后于孔内插药三次,促其脓干,内服中九丸
七怪脉之一。脉象忽疏忽密,节律紊乱如解索之状。
古刺法。九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分刺者,刺分肉之间也。”指针刺直达肌肉的间隙处的刺法,用以治疗肌肉酸痛等病。
【介绍】:见郑宏纲条。
见成都中医学院等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