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反恶候

五反恶候

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八。即眼反、唇反、舌反、项反、脚反。为五脏精气将脱的危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气虚劳复

    病证名。《重订广温热论·温热复症疗法》:“气虚劳复者,温热瘥后,余邪未尽,止因正气大虚,因劳复热,微兼恶寒,四肢倦怠,无气以动,脉虚右大,舌润无胎,胸膈宽畅者,此真气虚劳复也。宜补中益气汤甘温补之,惟

  • 老白毛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白头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玉海

    即膀胱。详该条。

  • 臭橘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枸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董氏斑疹方论

    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。

  • 敷贴

    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第六十一。即敷药。详该条。

  • 马头鱼

    见《动物学大辞典》。为海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盒儿藤

    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合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肺邪胁痛

    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胁痛论》。指肺受病邪所引起的胁痛。多因寒邪袭肺,水饮内停,或邪热灼肺,肺络受伤所致。症见恶寒发热,咳嗽气喘多痰,胁肋刺痛,或咳引胁痛。属寒者,常兼见咳吐稀涎痰沫,身热不高或无热,脉

  • 冲风泣下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即迎风流泪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