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临产血晕

临产血晕
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三。指临产时由于去血太多,以致昏不知人,故名。急以回阳救脱,方用独参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儿赤游丹

    病名,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多由胎毒血热,心火内炽,热毒客于肌肤而成。新生儿及幼儿易患本病,症见身热啼哭,肤起红晕,发无定处,由小渐大,肿热痒痛,继而红肿光亮,或起熛浆。发展迅速,并常游走他处。治宜凉血

  • 松子喉疔

    病名。又名松子疔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下:“松子喉疔生于关内,小舌左右两边,形如松子,淡红而硬,大痛难食,背寒身热,两寸关脉紧甚,乃风火郁积之症也。”治宜祛风清热。用五味消毒饮、六味汤等加减。参见喉疔条。

  • 李希邕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密条。

  • 真人

    指能够掌握天地阴阳变化规律,善于保全精神的人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寿敝大地,无有终时,此其道生。”

  • 马延之

    【生卒】:生平不详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有《马氏录验方》一卷。

  • 病证名。指经血妄行,即妇女的血崩病。由于阳盛阴虚,迫血妄行而成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阴虚阳搏,谓之崩。”参见血崩条。

  • 曹沧州医案

    书名。清·曹沧州撰。2卷。刊于1924年。上卷为内科杂证;下卷为五官、外科病证。曹氏擅治时症,论治多效法于叶天士。

  • 潘阳坡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为金代名医刘完素三传弟子,著《加减方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黄干苔舌

    舌苔黄而干燥。若苔黄干而薄,均匀布于舌面,多为外感化热,初入里而热伤津液。若黄厚而干,虽无芒刺糙裂,亦属内有实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前者宜清热生津;后者当泻其实热。

  • 脉诀四言举要

    脉学著作。2卷。清·王道纯在宋·崔嘉彦《脉诀》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释。原附于《本草品汇精要》之后。上卷以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脉经》等古典医籍,参合王氏个人见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诠释崔氏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