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古今医鉴》卷五:“膈噎者,谓五膈、五噎也。”即噎膈。详该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八。肿病表现的五种危险症候。即五心肿、人中肿、舌头肿、膝胫肿、阴茎肿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牡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论著作。2卷。清·唐宗海撰于1892年。此书将《易》学中有合于医理者予以引申发挥而为医学探源。上卷演先天八卦,将太极生两仪而有阴阳,以阐述中医阴阳学说,且将世界五方配之以应黄、赤、白、黑诸人种。下卷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半枝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雄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。即眼胎赤。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曲骨,见该条。
《传信适用方》卷二引陆子寿方。鹿茸(酥炙)半两,炒远志、炒菖蒲、炒茯神、炒酸枣仁、炒干地黄、炒当归、人参、炒白术各一两,麝香一分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朱砂为衣,每服三十丸,人参汤送下。功能养心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