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中医外科临床手册

中医外科临床手册

书名。上海中医学院外科学教研组等编。本书主要据实际临床体验编成。总论部分介绍病历的编写、诊断、治法及诊疗技术操作等。各论部分包括一般外科病、肛门病、皮肤病、眼耳鼻喉口腔病、常见外科急症等五章。结合现代医学的临床检验方法,或其他诊治法,对其中各种病证作简要的叙述,内容切于实用。对临床有实际参考价值。196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龟背痰

    流痰病的一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脾肾两亏,加之劳力过度,损伤筋骨,使腰胯隐痛,恶寒发热,食少形瘦,背脊骨凸肿如梅。初不在意,渐至背伛颈缩,盖肾衰则骨萎,脾损则肉削,但龟背疾已成。”治见流痰条。相当于

  • 中人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。即客忤,详该条。

  • 反背红

    ①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大肺筋草之别名。②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血盆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医门补要

    综合性医著。3卷。清·赵濂撰于1883年。上、中二卷医法补要,论述内、外科等多种病证的证候、治法和方药。下卷见症实录,记载治案196条,反映了作者各科的临床经验。全书内容简要,切于实用。赵氏在治法上敢

  • 目弦

    又称眼弦、睑弦、胞弦、目纲、目唇、眼楞。即睑缘。包括目上弦、目下弦。外连眼睑,内连睑结膜。有睫毛附生其上,靠内眦处有泪小管的二个开口。目弦有保护眼球、防御异物入侵的作用。在脏腑的连系上,与脾胃有关。

  • 泻火熄风

    熄风法之一。治疗实热证热极生风的方法。热性病表现高热、手足抽搐、两目上翻、项强,甚则角弓反张、神志昏迷,舌红苔黄、脉弦数,可用钩藤、地龙、全蝎、蜈蚣、生石决明、石膏、黄连、大青叶等药。

  • 烦冤嗽

    病名。指肾虚气逆作咳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咳嗽烦冤者,是肾气之逆也。”《不居集·烦冤嗽》:“《素问》云,咳嗽烦冤,是肾气之逆也,八味丸、安肾丸主之。”《证治汇补·咳嗽》:“咳嗽烦冤,肾气之逆,以肾为

  • 闷脐生

    ①出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即初生不啼。详该条。②初生儿肛门有膜闭塞的畸形。清·鲍相璈《验方新编》卷五:“有闷脐生者,儿粪门有一膜,闭住其气,故不能出声。”宜手术治疗。

  • 白崩

    病名。出《脉经》。指崩下血内有大量白色液体,质稀如水或如粘胶等。多因忧思过度,劳伤心脾,或因虚冷劳积伤于胞脉所致。劳伤心脾者,兼见心悸气短,失眠,饮食少进。治宜养心安神,健脾。方用平补镇心丹,用人参或

  • 协热下利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卫生宝鉴·补遗》:“协热下利,脐下热,大便赤黄,或有肠垢者,治用仲景黄芩汤。”参见热泻、火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