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六译馆丛书》的一部分。廖平撰辑。刊于1913~1923年。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,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、整理和评注。包括《黄帝内经明堂》、《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》、《杨氏太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而命名者。清·顾锡《银海指南》卷一,认为即坎(水)廓。“络通膀胱之府,藏属于肾。肾与膀胱为表里,乃真水之源,以输精液,故曰精液廓。”详水廓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又名酒毒发疽。由过饮酒,膏粱厚味积毒所致;此病多发于脊背,初发如弹,次大如拳,皮色不变,坚硬如石,时麻时木,疼痛剧烈,可伴见全身拘急,二便涩滞,及头面手足虚肿,泄泻似痢。初宜
见图注八十一难经定本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伤风咳嗽而吐痰涎的证候。多由风邪入于肺胃,入里化热,灼液成痰,痰结胸中,以致肺气不宣而成。《幼科金针》:“伤风嗽吐者,寒气滞于胸中,肺气不顺,连嗽不止而吐也。”常伴有发热、恶寒等全身症状
病证名。指目视不清且眼球转动不灵活。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《伤寒溯源集》注:“睛,目瞳子也。睛不和,精神不能贯注,故视不明也。”《医宗金鉴》:“睛不和者,阳证也。此热结神昏之渐,危恶之候,急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柠檬之别名,详该条。
灸法术语。指治疗某些疾病,艾灸壮数与患者年龄相同而言。即年几岁,灸几壮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狂走易骂,灸八会,随年壮。”
证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卷九。又称腰脚痛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。即失明,俗称瞎眼。《难经·二十难》:“脱阴者目盲。”病因较多,有先天与后天之分。,凡严重的内、外障眼病及外伤等,均可致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