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三日疟

三日疟

病名。疟疾之一。指疟之三日一发者,亦称三阴疟。《素问·疟论》:“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,或渴或不渴,其故何也?岐伯曰,其间日者,邪气卫气客于六府,而有时相失,不能相得,故休数日乃作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疟疾源流》:“三日疟,即经所云休数日作者。”《张氏医通·寒热门》:“三日疟,初起发于夏秋者,宜用二陈去橘皮,加生术、槟榔常山,逐去痰癖为先,稍加穿山甲以透经络;至于暑结营分,又当以香薷鳖甲茯苓半夏甘草当归生姜大枣,祛暑为要,而前药为无益也;若元气大虚,只用补正,宜六君加草果乌梅,名四兽饮,兼本经引使药;若元气下陷,日发渐晏者,补中益气汤,大剂参术姜枣为治,如常山、槟榔、山甲、草果皆为戈戟矣。”参见三阴疟、疟疾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烂腿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全生集》卷一。即臁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肺实

    由风寒、痰热、痰湿、痰火等病邪壅阻肺气所致。临床表现随病因不同而异。症见喘咳息粗,胸满胀痛,痰涎盛,咯痰稠黄或带血,或暴发失音等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一:“肺实者,多上焦气逆或为咳喘。”

  • 眚(shěng 省)

    ①灾害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其眚为陨。”②眼睛生翳。宋·范成大《晚步宣华旧苑》诗:“归来更了程书债,目眚昏花烛穗垂。”

  • 肺风疝

    古病名。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:“少阴有余,病皮痹、隐轸;不足病肺痹;滑则病肺风疝。”《类经》卷十七:“滑实则君火为邪,故乘于肺,病在气也。”参见风疝条。治疗可酌加疏风清热之药。

  • 气缓

    指气机失常而表现为弛纵散涣的病理状态。为《内经》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喜则气和志达,荣卫通利,故气缓矣。”《类经》注:“气脉和调,故志畅达;荣卫通利,故气徐缓。然喜甚则气过于缓而渐

  • 手拽法

    正骨手法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适用于髋关节脱臼的整复。令患者坐下,助手立于患者背后,双手由患者腋下绕至胸前抱着不动,医者双手紧握患肢腿膝用力拔伸,如感到髋关节滑动声,即已复位。

  • 雄黄中毒

    病名。因外用或误服雄黄过量中毒。中毒症状及解救法,参砒霜中毒条。

  • 心火内炽

    又称心火内焚。即心热过盛,心神受扰。症见心烦失眠,怔忡不安,甚则狂躁谵语,喜笑不休等。治宜清心泻火,辅以养心安神。

  • 圊(qīng 清)

    ①又作清。厕所。《难经·五十七难》:“里急后重,数至圊而不能便。”②大便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一:“小肠热结则血脉燥,大肠热结则不圊。”③排泄、泄泻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必圊脓血。”

  • 肝虚雀目

    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肝虚雀目内障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