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
勇气使我们抵抗我们所怕的危险和所感的突祸,对于这种四面受敌的人生是很有用的;所以我们最好及早使得儿童具备这种武装,武装愈早愈好。
童话不只是儿童们享用的食品
有些人,尤其是儿童,常常在生人或他们的长辈面前显出一种村俗的羞怯态度,他们的思想、言辞、容貌,全都显得狼狈不堪;自己在紊乱中也失去了主宰,什么事情都做不成,至少做来显得不自然,不优雅,不能因此得到人家的喜悦与欢迎。医治这种毛病的惟一办法也与医治其他毛病的办法一样,要使他们通过练习养成一种相反的习惯,而主要的就是多交各种朋友。
虽然我们总是叹息生命的短促,但我们却在每个阶段都盼望它的终结。儿童时期盼望成年,成年盼望成家,之后又想发财,继之又希望获得名誉地位,最后又想归隐。
一般人教育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,就是没有使儿童的精神在最纤弱、最容易支配的时候习于遵守约束和服从理智。“自然”很明智的使得做父母的人无不爱护自己的子女,但是那种自然的爱一旦离开了理智的严密地监视,就极容易流于溺爱。他们爱护自己的子女,这个原是他们的责任;但是他们常常连子女的过失都放纵不管。
有了老婆不愁孩,有了木匠不愁柴
谜面:生来矮又小,脾气特别暴,惹得发了火,跳得八丈高。(打一物)
谜底:爆竹
解谜:最早的爆竹,是指燃竹而爆,因竹子焚烧发出“噼噼叭叭”的响声,故称爆竹。
儿童有无抱负,这无关紧要,可成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
要使“祖国”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,那就必须——形象地说——悉心地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,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。
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,这种道德上的自勉。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,不知自勉,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。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,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。
智慧属于成人,单纯属于儿童
谜面:一点一画长,一撇到东洋,东洋两棵树,长在石头上。(打一字)
谜底:磨
解谜:按着笔划写就是了。
最好的老师--儿童
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,珍惜爱护这种美,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。
谜面:圆日天空挂,天狗来吃下,吃得一片黑,还得吐出它。(打一自然现象)
谜底:日食
解谜:日食,又作日蚀,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。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,月球位于太阳前方,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,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。
谜面:扁扁的,圆圆的,香香的,甜甜的。(打一食品)
谜底:月饼
解谜: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。北宋之时,在宫廷内流行,但也流传到民间,当时俗称“小饼”和“月团”。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。
现在全世界有无数的人在收听,无数个绝望的男人、妇女和儿童,还有一些在某种制度下受迫害、监禁的受害者。我要对收听的人说:不要绝望,我们蒙受的痛苦是由于一时贪婪所致,由于有一些人害怕人类进步的怨恨所致,人的仇恨会消失,独裁者会死去,他们从人民夺去的权利即将归还给人民,只要前仆后继,自由是不会消灭的。
谜面:一根金箍棒,红珠串在上,入口甜又香,大家尝一尝。(打一小吃)
谜底:糖葫芦
解谜:相传,冰糖葫芦与南宋光宗皇帝有关。在绍熙年间,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,面黄肌瘦,不想吃饭。皇宫里的御医用了许多贵重的药品,可是依然没有效果。眼看着自己心爱的妃子一天比一天憔悴、瘦弱,皇帝也很郁闷,整天愁眉苦脸的。于是只好张榜到民间招纳良医。不久,果然有个江湖郎中揭榜了。这郎中给黄贵妃诊脉后说:“贵妃的病不碍事,只要把冰糖和山楂果煎熬了,每顿饭前吃七八颗,用不了几天就好了。”后来这种吃法传到民间,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,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冰糖葫芦。
谜面:看来似河不是河,里边青草长生得多,有人下去摸呀摸,捆成捆儿提上坡。(打一行为)
谜底:拔秧
解谜:水稻种植过程中,先要在秧田育秧,也就是将种子播到秧田中,等长到三张叶片加一片心叶后就可以移栽,拔秧就是将秧苗拔起来,之后移栽到大田中。
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,将使他们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。
谜面:漫天撒珍珠,落地乱蹦跳,大人见了愁,小孩见了笑。(打一自然物)
谜底:冰雹
解谜:冰雹也叫“雹”,俗称雹子,有的地区叫“冷子”,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。它是一些小如绿豆、黄豆,大似栗子、鸡蛋的冰粒。
有些人,就连儿童文学都能使他们腐化,他们带着特殊的乐趣阅读《诗篇》和《索洛门寓言》里那些挑动人心的章节。政论家律师医生等,摸透人类罪恶的全部秘密,却并不以不道德出名;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比寺院方丈更有道德。
只要不把儿童关闭在不透气,不见阳光的环境中,那么,纵便是贫乏的大自然,也能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欢乐,受到感染
教导儿童服从真理、服从集体,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,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。
谜面:小小树,田里栽,金花谢了银花开。(打一物)
谜底:棉花
解谜: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。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,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,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