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闾丘冲
闾丘冲(?—311),字宾卿,高平(今山东巨野)人,西晋诗人。出身于官宦世家,博学多能且有鉴识之才。311年,前赵刘曜围攻洛阳。洛阳尚未失守之时,闾丘冲乘车逃出,不幸被敌军拦截杀害,当时人们对他的死十分痛惜。有文集两卷传世。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,代表作:《三月三日应诏》、《招隐诗》。
- 蔡寅斗
蔡寅斗(1694—1762),字芳三,一字建勺,号九宾,江南江阴人(今江苏江阴)人。清代官吏。乾隆丁卯举人。仕至国子监助教。能诗文。方伯鄂文端檄七郡士会课春风亭,寅斗冠其曹。岁丙辰,荐举宏博,不就。著有《九贤堂稿》。像取自清光绪修《江苏澄江蔡氏宗谱》。
- 朱嘉金
朱嘉金,字少溪,号曼翁。嘉兴人。诸生。有《臞仙吟馆遗稿》。
- 朱休度
(1732—1812)浙江秀水人,字介裴,号梓庐。乾隆十八年举人。官嵊县训导。后任山西广灵知县,于大荒疫后,招集流亡,使地无旷土,又善决狱,为民所服。引疾归,主讲剡川书院。有《小木子诗》、《学海观沤录》等。
- 梁意娘
五代后周时人。与李生为姑表,往来甚熟。因中秋赏月,与李潜通,事露,李被逐。后意娘以歌寄李,李得歌,托人言与舅曰:“令爱才华,贤甥文藻,不如妻之,以塞非议。”遂许焉。
- 张先
张先(990-1078),字子野,乌程(今浙江湖州吴兴)人。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,曾任安陆县的知县,因此人称“张安陆”。天圣八年进士,官至尚书都官郎中。晚年退居湖杭之间。曾与梅尧臣、欧阳修、苏轼等游。善作慢词,与柳永齐名,造语工巧,曾因三处善用“影”字,世称张三影。
- 郑震
宋人,字孟隆。五代时登进士第。后周恭帝初,累官殿中侍御史。宋太祖乾德初,掌泗州市征,负才倨傲,多所讥诋。刺史张延范衔之,密奏其嗜酒废职,出为河西令。后不愿迁徙,自烙其足,成疾卒。
- 元希声
(六六二―七0七)唐朝洛阳人。隋兵部尚书岩曾孙,三岁便善草隶书,客有闻而谬之者,援豪立就,动有楷则,当时目曰神童。举进士,徵拜司礼博士,擢吏部侍郎。卒年四十六。《文苑英华、唐书宰相世系表》
- 曾慥
曾慥(?—1155年)为南宋初道教学者。字端伯,号至游子,晋江(今福建泉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。曾官至尚书郎、直宝文阁。晚年隐居银峰,潜心修道,主张“学道以清净为宗,内观为本”,编成《道枢》四十二卷,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,包括义理、阴符、黄庭、太极、服气、大丹、炼精、胎息、金碧龙虎、铅汞五行等。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,进祀乡贤祠。
- 杨坚
(541—604)隋朝创建者。弘农华阴人,小字那逻延。杨忠子。北周时袭父隋国公爵。女为北周宣帝皇后。任丞相,总揽朝政。旋废静帝而杀之,自立为帝,建立隋朝。开皇七年亡后梁,九年灭陈,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分裂局面,统一全国。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,改革官制、兵制,以考试选拔人才,废除九品中正制,各项措施于后代影响较大。仁寿四年病重,为太子杨广所杀。在位二十四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