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诗词古文>邢昉生平

邢昉生平介绍

邢昉(1590年~1653年)字孟贞,一字石湖,因住家距石臼湖较近,故自号石臼,人称刑石臼,江苏南京高淳人。明末诸生,复社名士。明亡后弃举子业,居石臼湖滨,家贫,取石臼水酿酒沽之,诗最工五言,著有《宛游草》、《石臼集》。清代诗人王士禛在他的《渔洋诗话》中论次当时的布衣诗人,独推邢昉为第—人。>>查看邢昉的诗词古文

生平简介

  生活背景

  曾祖邢符,祖邢尚宾,父邢一淳,科场俱不得意,均不到中年就已夭逝。邢昉十二
岁时就失去父亲,所以邢昉在《拜墓》诗中写道:“高曾以下无中寿,俎豆之间见赤贫。”出生于这样一个五世青衿、地位低微、生活贫贱的知识分子家庭里,对诗人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邢昉好友顾梦游在给他的诗集作的序言中坦言:“生平不慕荣利,不问生产,不屑借交游以博名誉。落穆踽凉,多否少可。性刚卞,一语不合见色拂衣耻为俯仰,故终身无所遇,穷贱以老。

  成长经历

  邢昉9岁能文,16岁能诗,19岁考县学,25岁为增广生,29岁诗集《蕤池草》印行,名振江南。以后却屡试不中,43岁第六次参加乡试,主考官称其文笔太狂,愤而作《太狂篇》,从此绝意仕途。崇祯十年丁丑(1637年),应杨文骢之请赴华亭幕府。崇祯十三年庚辰(1640年),邢昉、方文等人于金陵结社。崇祯十四年辛巳(1641年),方文赴庐州投靠蔡如蘅,邢昉有诗相送。崇祯十六年癸未(1643年),邢昉旅居宣城。崇祯十七年甲申(1644年)八月,母赵孺人逝。居母丧。邢昉晚年,清兵入关,好友杨文骢在抗清的前线牺牲,他赋诗“生前粉绘人争取,死后声名尤冠古。可怜埋骨竟茫茫,四海五洲无寸土。”他的同乡,薛城义士赵士林以书作铠甲,手持长锹与清军搏斗死,他哀曰:“颈血鲜鲜百日中,握拳透爪气如虹。平生陋巷谁知者?死后方同颜鲁公。”清政府多次召其为京官,但他不为所动,甘于贫困潦倒,闭门吟诗著书。卒于1653年(南明永历七年,清顺治十年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何桢

    西晋庐江灊人,字元干。素有志略。仕魏为秘书右丞、廷尉。入晋,为监军,武帝泰始八年讨匈奴刘猛,累破之并以计杀之。官至光禄大夫。封雩娄侯。以文学见称。

  • 陈曾寿

    陈曾寿(1878~1949)晚清官员、诗人。字仁先,号耐寂、复志、焦庵,家藏元代吴镇所画《苍虬图》,因以名阁,自称苍虬居士,湖北蕲水县(今浠水县)巴河陈家大岭人,状元陈沆曾孙。光绪二十九年进士,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,入民国,筑室杭州小南湖,以遗老自居,后曾参与张勋复辟、伪满组织等。书学苏东坡,画学宋元人。其诗工写景,能自造境界,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,与陈三立、陈衍齐名,时称海内三陈。

  • 彭罙

    元广陵人,字仲愈。书无不读,通五经。性行纯,谨言笑。有《仲愈集》。

  • 赵壹

    赵壹(公元122——196年)(本名懿,因后汉书作于晋朝,避司马懿名讳,故作“壹”),约生于汉顺帝永建年间,卒于汉灵帝中平年间。东汉辞赋家。字元叔,汉阳西县(今甘肃天水南)人。体貌魁伟,美须眉,恃才傲物。桓、灵之世,屡屡得罪,几致于死。友人救之,遂作《穷鸟赋》答谢友人相助。并作《刺世疾邪赋》抒发愤懑之气。一生著赋、颂、箴、诔、书、论及杂文等16篇,今存5篇。

  • 刘昂

    济南人,字次霄。以先有一刘昂,故称小刘昂。善诗。有才誉。章宗承安五年进士。历鄠、邹平二县令。

  • 张筹

    常州府无锡人,字惟中。洪武中以詹同荐授翰林应奉,改礼部主事,奉诏与陶凯集汉唐以来藩王事迹为《昭鉴录》。进礼部尚书,与宋濂定诸王妃丧服之制。记诵淹博,谙于历代礼文沿革。洪武十年坐事输劳作,后复官,又以事免。

  • 袁大敬

    袁大敬,号澄霖。揭阳人。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(一五九三)贡生,官琼州府训导,历仕荆府教授。事见清乾隆《揭阳县志》卷五、民国温廷敬《潮州诗萃》甲编卷七。

  • 志定

    诗僧。生平不详。张为《诗人主客图》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之及门者。《全唐诗》存诗4句。

  • 张殷衡

    生平不详。《全唐诗逸》收诗2句,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《千载佳句》卷下。

  • 诸枚

    诸枚,字卜臣,无锡人。康熙二十二年举人,官嘉定教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