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诗词古文>曾棨生平

曾棨生平介绍

曾棨(1372-1432) 字子棨,号西墅,江西永丰人。明永乐二年状元,人称“江西才子”。其为人如泉涌,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。曾出任《永乐大典》编纂。曾棨工书法,草书雄放,有晋人风度。>>查看曾棨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早年经历
  曾棨早年被其父所厌弃,一边放猪,一边苦读。他天性聪明又博闻强记,工文辞,善草书,人称“江西才子”。曾棨作文如泉涌,廷对两万言,连草稿都不打。成祖爱其才,在他的考卷上御批:“贯通经史,识达天人,有讲习之学,有忠爱之诚,擢冠天下,昭我文明。”还在卷首朱书:“第一甲第一名”。

才华横溢
  曾棨之所以答卷快而好,据传,会试过后,主考官解缙特别欣赏同乡乡试解元刘子钦的才学,曾对他说:“状元属子矣。”刘子钦自恃才高、目中无人。对解缙的关照不以为然,并出言不逊。解缙见状,乃密以题意示与另一同乡曾棨,致使曾棨殿试之策最为详尽,下笔万言。成祖认为曾棨才学超群,而刘子钦只排在前十名之外。
  此科为成祖登基后的首次开科,特下诏选曾棨等二十八名进士为庶吉士,开文渊阁。成祖每每召问典故,曾棨都应对如流;一次命作《天马海青歌》,曾棨挥笔立就,且词气豪宕,深得眷宠。自解缙、胡广之后,朝廷大作多出其手。他曾出任《永乐大典》副总裁。成祖每与诸臣论文士,总要问:“得如曾翰林否?”

酒量过人
  曾棨相貌堂堂,身材魁伟,善饮酒,且酒量惊人。一日,来了一位外国使臣,号称善饮,朝中无人能陪,成祖命廷臣推举,却只有一个下级武士敢于应战。成祖十分不高兴地说:“堂堂天朝,难道就没有一个善于饮酒的大臣?让一个武士作陪,成何体统?”于是曾棨请往,成祖问:“卿量几何?”曾棨答:“无论量”。成祖大喜,命他去陪使臣,让那武士帮忙跑堂。三人一连喝了几天,来使终于大醉,武士也东倒西歪,然而曾棨清醒如没喝过酒一样,使臣只得甘拜下风。成祖闻之大喜道:“且不以才学,只这酒量,亦堪作我朝状元。”
  又有一次,英国公张辅想试探一下曾棨到底有多大酒量。他两手合拱量了一下曾棨的腹部,再根据腹部的大小做了一只木桶,置于厅堂后面,于是便邀请曾棨到家中赴宴。他喝多少,同时便往桶中注入多少,喝了一天,桶里的酒已谥了出来,便注入另一瓮中,又溢了出来,曾棨神色自若,夜半回到家中,又摆酒犒劳送他的张府仆人,直到仆人都醉了,他才休息。第二天,张辅惊呼:“子棨真海量也。”

评价

  酒与文化,自古结下了不解奇缘。酒兴诱发文才,奇才更催豪饮。我们的文明古国,酒文化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唐朝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。明朝状元曾棨(1372~1432年),永丰龙潭(今江西永丰县富溪乡曾家村)人,以豪饮与奇才闻名于世。

豪饮振邦交
  “虏使”酒探路。曾棨在当朝以饮酒海量著称。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个“虏使”(大国对来访的外交官的贬称)到京,欲侦探朝廷的虚实。他自认饮酒有海量才是表现一个民族的豪强剽悍,而自己便以豪饮为其强项。因此,首先即以酒探路,步步紧逼,以期逞能。奏凯而归。朝廷也深察其用意,自然就派曾棨前往陪饮。他便当仁不让,欣然奉陪。席间宾主频频举杯,觥筹交错,饮至酒酣耳热之际,外使自况本民族的豪饮海量,剽悍强劲,不可一世。
  曾棨酒气豪。曾棨则极尽主人之谊,多多敬酒,待至客人自觉难以为继,有了几分醉意,这才奉劝起来:大明朝廷一贯主张睦邻友好,和平相处,双方互助,边陲百姓大家安居乐业,岂不妙哉!客人听了深悟点头。主人更给客人斟满酒奉劝,宾主一饮而尽,酒至数巡,客人已不堪酒力,而主人谈笑风生,怡然自乐,酒意末阑,潇洒豪放。客人至此则深为感服,并恳切表示:回去一定如实禀报,大明朝廷宽宏大量,以使双方和睦共处,造福百姓。

文才魁天下
  三步对妙联。曾棨被誉为“江西才子”,不仅学问渊博,而且才思敏捷。成祖皇帝朱棣在审阅其状元试卷时,就极其赏识,御笔亲批:“贯通经史,识达天人,有讲习之学,有忠爱之诚,擢魁天下,昭我文明高质,启沃惟良显哉。”但是,有时兴起,还要难一难他。一次,乃吟出一上联:“红袖手提鹦鹉盏,来迎状元”,限三步就要对出下联。当他跨出第三步时,果真对出了下联:“白衣身到凤凰池,进朝天子”。又一次,正值元宵佳节,皇帝领群臣观赏彩灯,华灯灿烂,永乐帝大喜,即兴口吟一上联:“灯明,月明,大明一统,”令群臣对下联。群臣无人能对,哑口无言。即刻,只听曾棨大声吟对:“君乐,民乐,永乐万年。”皇帝当下大为欣赏嘉奖。
  一梅咏百诗。朱棣屡试曾棨的奇才以为乐,并图难倒他。于是,出一题梅花,令他作诗一百首。曾棨文学渊博,诗词歌赋无不精通,记序赞传得手应心。其中的作诗更是他的强项,如何难得倒他。当下凝神构思,欣然命笔,每首都是七律,仅第40首最后有一“梅”字,再无一个“梅”字。他神采奕奕,意气风发,尽写梅花之鲜丽,抒发梅花之神韵,形象生动,寓意深远。文采喷发,一如梅花斗雪怒放。当朱棣击节诵吟,音律铿锵,口齿留香,怡情悦性,拍案称绝。于是,更是赞赏有加。一代文豪留下后世的著作有《睫巢集》18卷、《西墅集》10卷。

介绍

  曾棨 (1372—1432) 字子棨,号西墅,江西永丰县人。家贫,以砍柴、帮工维生。永乐二年(1404) 中进士第一。成祖阅其答卷批日:“贯通经史,识达天人。有讲习之学,有忠爱之诚。擢魁天下,昭我文明,尚资启沃,惟良显哉!”授翰林修撰。是年成祖令解缙从进士中挑选优秀俊敏者28人为庶吉士,进文渊阁深造,被列为第一人。其问,成祖以《天马海青歌》为题,亲试文渊阁28人,曾又援笔成文最先,辞理俱到,词旨浏亮,受成祖奖励,赐玛瑙带和名马。成祖又将古籍经典中读到的偏僻隐语,摘记在册,召其面询出处,皆对答如流,被成祖视为有真才实学的楷模。诏令修《永乐大典》,曾綮任副总裁,书成,升侍讲学士。永乐七年、十一年,两次扈从成祖巡幸北京,其间应制诗赋,备受称赞。永乐十二年,主考北京乡试,次年充廷试读卷官。永乐十六年主考礼部会试,升侍读学士,授奉训大夫。后诏修天下郡县志,任副总裁。宣德元年 (1426) 升右春坊大学士,进讲文华殿。二年,任詹事府少詹事,掌管太子宫内事务,仍值文渊阁。馆阁中,自解缙、胡广后,重大文告、条例,多出自其手笔。宣德五年充廷试读卷官,参与修撰太宗、仁宗两朝实录,受赐金织袭衣和银币等奖赏。宣德七年病逝,赠礼部左侍郎,谥襄敏。体魄魁硕,爱饮酒,人称“酒状元”。病危将绝时仍呼酒痛饮。

  所作诗文甚多,万历年问,永丰知县吴期照加以选录,为《西墅集》10卷,存目《四库全书》集部别集类。另有《巢睫集》5卷传世。杨士奇称其诗文:如“园林得春,群芳奋发。锦绣灿然,可玩可悦。赋咏之体,必律唐人。兴之所至,笔不停挥。状写之工,极其天趣。”然行文过速,缺乏琢磨。《四库提要》以为“集中一题百首,往往才气用事,而按切肌理,不耐推敲,是亦速成之过也。”此与其洒脱、豪爽之特性有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昂

    李昂(并非唐文宗李昂),诗作很少,全唐诗中仅存其二首,他的生平事迹也记载极少,只知道他在开元时任考功员外郎。虽然李昂在唐代诗人里毫无名气,存诗也少,但他的诗作还是相当不错的,写得激越豪壮,恰似一曲嘹亮雄健的军中乐章,能从中感受到大唐盛时那贲张的血脉。

  • 吴则礼

    吴则礼公元?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,富川(一作永兴,今湖北阳新)人。生年不详,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。以父荫入仕。会为军器监主簿,因事谪荆州。官至直秘阁,知虢州。工诗,与唐庚、曾纡、陈道诸名士唱和。晚年居豫章,自号北湖居士。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,长短句一卷,《书录解题》并傅于代。

  • 王元鼎

     王元鼎:字里,元成宗大德年间(公元1302年前后)在世,与阿鲁威同时,官至翰林学士。

  • 谢观

    (?—865)唐寿州人,字梦锡。文宗开成二年登进士第。释褐曹州冤句尉。历任黔中招讨判官、洛阳丞、魏博节度判官。懿宗咸通三年,授慈州刺史。卒年七十余。长于著述,尤工律赋。

  • 李夫人

    五代时西蜀人。名门之女,未详世胄。善属文,尤工书画。后唐郭崇韬伐蜀得之。夫人以崇韬武弁,常郁悒不乐。月夕独坐南轩,见竹影婆娑可喜,即起挥豪濡墨,模写窗纸上,生意俱足。自是人间效之,遂有墨竹。

  • 虞仲文

    虞仲文(1069--1124年)辽金两朝宰相,字质夫,武州宁远人。幼时善诗,人以神童目之。善画人马墨竹,七岁作诗,十岁能属文,日记千言,刻苦学问。中进士后,历仕州县,起居郎、史馆修撰、太常少卿、中书舍人、枢密直学士、翰林侍讲学士,累官参知政事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保大二年十二月,降金,累官枢密使、侍中、秦国公。天辅七年五月,与左企弓等赴广宁府衙赴任。天会元年,为南京留守张觉杀於滦河之滨,年五十五,予谥文正。天会七年,赠兼中书令。正隆二年,改赠特进、濮国公。《全辽文》收其《宁鉴墓志铭》。

  • 张埜

    张埜,生卒年不详,延祐、至治年间在世。元词人。字野夫,号古山,邯郸(今河北邯郸)人。官至翰林修撰,作品收《古山乐府》。其父张之翰,号西岩老人,亦为词人。

  • 史虚白

    五代时人,字畏名。世居齐鲁。中原乱,与韩熙载南渡。宋齐丘召与宴,使制书檄诗赋碑颂,虚白方半醉,命数人执纸,口占笔写,俄而众篇悉就,词采磊落,坐客惊服。引见李昪,昪喜其言而不能用,擢为校书郎,稍迁州从事。乃谢病去,往来庐山,绝意世事。卒年六十八。有《钓矶立谈》。

  • 萧膺

    生卒年不详。字次元,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文宗开成三年(838)进士。官终大理司直。生平事迹散见《登科记考》卷二一、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二六。《吟窗杂录》卷二九录存萧膺诗2句,《全唐诗续拾》据之收入。

  • 周因

    周因,字与道,浦城(今属福建)人。哲宗绍圣四年(一○九七)进士。累官司农少卿,除直徽猷阁,知桂州,以中大夫致仕。事见清光绪《浦城县志》卷二二。今录诗两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