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诗词古文>钟嗣成生平

钟嗣成生平介绍

钟嗣成(约1279——约1360),元代文学家,散曲家,字继先,号丑斋,大梁(今河南开封)人,寓居杭州。屡试不中。顺帝时编著《录鬼簿》二卷,有至顺元年(1330)自序,载元代杂剧、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。所作杂剧今知有《章台柳》《钱神论》《蟠桃会》等七种,皆不传。所作散曲今存小令五十九首,套数一套。>>查看钟嗣成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钟嗣成(约1279——约1360) 。自署“古汴” (今河南开封市)人。 一说杭州人。尚未成年之时,他便生活在杭州。说自己与赵 君卿, “总角时……同里閈,同发蒙, 同师邓善之、曹克明、 刘声之三先生, 又于省府同笔砚”( 《录鬼簿》) ;朱凯也说他是“善之邓祭酒、克明曹尚书之高 弟”( 《录鬼簿·后序》) 。其交游活动,也是以杭州为 中心。知名曲家施君美,钱塘人;曾瑞卿,大兴人, 家于钱塘;而钟嗣成和他的朋友们,便常“至其家”,“获闻言论”( 《录鬼簿》)。而且,钟嗣成说睢景臣, “大德七年(1303) ,公自维扬来杭,余与之识”“居杭州”的周文质, 尤其友情挚笃, 钟嗣成说, “余与之交二十年,未尝跬步离也”( 《录鬼簿》) 。钟 嗣成一生坎坷, “累试于有司,命不克遇, 从吏则有 司不能辟,亦不屑就,故其胸中耿耿者”。 孙楷第考 其“曾为江浙行省掾史” 。其一生最大成就, 是撰写 了《录鬼簿》一书。该书记载了金元曲家一百五十二 人,几使两代知名曲家,囊括殆尽。著录杂剧名目, 已达四百五十二种,占了现存五百可考元人杂剧剧目 的百分之八十以上。所作杂剧七种: 《章台柳 》、 《钱 神论》、 《蟠桃会》、 《郑庄公》、 《斩陈馀》、 《诈游云梦》、 《冯驩烧券》等,均佚传,仅存小令五十九首,套数 一套,其中,有十九支小令为吊宫大用等十九位曲家 而作,成为后人研究元曲的最重要的资料。明初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评其词“如腾空宝气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庄肇奎

    庄肇奎,字星堂,号胥园,秀水人。乾隆癸酉举人,历官广东布政使。有《胥园诗钞》。

  • 沈庆之

    (386—465)南朝宋吴兴武康人,字弘先。不识字,少以勇闻,有谋略,善用兵。文帝、孝武帝年间,参与镇压江沔蛮族起事,平定宋皇室内部叛乱。历任建威将军、南兖州刺史、镇北大将军、侍中、太尉等职,封始兴郡公。在娄湖广置室宇田产,奴僮千计。前废帝永光元年,请开钱禁,许民私铸。致钱质更劣,千钱长不满三寸,有“鹅眼钱”、“綖环钱”等名目,斗米竟值万钱。后为前废帝所杀。
     

  • 庄棫

    庄棫(1830——1878),字中白,一字利叔,清代词人,学者,号东庄,又号蒿庵。丹徒人,生于道光十年(1830)。光绪四年(一八七八)卒。享年四十九岁。著有《蒿庵遗稿》,词甲、乙稿及补遗附焉。

  • 朱正辞

    朱正辞,京兆(今陕西西安)人。真宗咸平间进士(《宋史》卷四三九《朱昂传》)。历太常博士,秘书省著作佐郎,宣州通判(《宣城右集》卷六《宣城重修绮霞阁记》)。

  • 张穆

    (1607—1688以后)明末清初广东东莞人,字穆之,号铁桥。工诗,善画马,能击剑。壮年往来吴中,结交知名之士。后归隐罗浮山。所画山水有生气。年八十余,尚步履如飞。有《铁桥山人稿》。

  • 王康琚

    王康琚,男,汉族,西晋诗人,代表作品有《反招隐诗》。

  • 刘胜

    刘胜(前165年-前113年),汉景帝刘启之子,汉武帝刘彻异母兄,母为贾夫人,西汉中山靖王。前元三年(前154年),受封中山王。后元三年(前141年),汉景帝去世,汉武帝即位。汉武帝即位之初,刘胜便把官吏侵夺欺凌诸侯王之事,全部奏报汉武帝,汉武帝就增加诸侯的礼遇,废止官吏检举诸侯王之事,对诸侯王施行优侍亲属的恩惠。据《史记》刘胜为人喜好酒色,有儿子、亲属一百二十余人(《汉书》记载为有儿子一百二十余人)并认为诸侯王应当日听音乐,玩赏歌舞美女。元鼎四年(前113年),刘胜去世,终年五十三岁,葬于保定市满城区陵山之上,谥号靖,史称中山靖王。

  • 汪仁立

    字叔达,饶州人。

  • 段克己

    段克己(1196~1254)金代文学家。字复之,号遁庵,别号菊庄。绛州稷山(今山西稷山)人。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,赵秉文目之为“二妙”,大书“双飞”二字名其居里。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,但入仕无门,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。金亡,避乱龙门山中(今山西河津黄河边),时人赞为“儒林标榜”。蒙古汗国时期,与友人遨游山水,结社赋诗,自得其乐。元宪宗四年卒,年五十九。工于词曲,有《遁斋乐府》。 

  • 符曾

    符曾(1688—1760)清代浙派著名代表诗人。字幼鲁,号药林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监生。著有诗集《赏雨茆屋小稿》,有仁和吴氏刻本流传,亦査慎行作序,序中引虞邵庵之言誉之为“性其完也,情其通也,学其资也,才其能也,气其充也,识其决也,性情子所自具矣”、又著有《春凫小稿》及《半春唱和诗》,(均清史列传)并行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