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李秉钧
李秉钧,一名秉均,字子桂,号石樵。台湾苗栗县人、长住台湾台北艋舺,耕读传家,清代贡生,日治后曾任台北县参事、旧惯调查会委员、台湾日日新报编辑。长于诗文书画,师承黄中理。曾参加日本人“玉山吟社”诗会活动,著有《石樵集》八卷,已散佚。部份收录于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。
- 伍唐珪
生卒年不详。袁州宜春(今江西宜春)人,唐末进士。家贫,坎坷失路,终老山村。事迹略见其诗及《唐诗纪事》卷七一。《全唐诗》存诗3首。
- 王延寿
东汉文学家。字文秀,著名文学家王逸之子。曾游鲁国,作《灵光殿赋》,叙述汉代建筑及壁画等,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。与他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蔡邕也写了此稿,但见到王延寿的《灵光殿赋》后,大为惊奇,自愧弗如,遂焚己稿。王延寿年仅20多岁溺死于湘水。他在辞赋史上留下了《鲁灵光殿赋》、《梦赋》和《王孙赋》三篇杰作。
- 赵昂
赵昂,宋朝赵延进之子,太平兴国二年,登进士第,官至户部郎中、直昭文馆。
- 元子攸
元子攸(507—531年),即北魏孝庄帝,字彦达,河南洛阳人。北魏王朝第十位皇帝(528~530年在位),献文帝拓跋弘之孙,孝文帝元宏之侄,彭城武宣王元勰第三子,母为李媛华。武泰元年(528年),孝明帝元诩遇鸩而驾。尔朱荣兵向洛阳,图谋废立,以元勰家族为忠勋民望,遂拥立元子攸为皇帝,年号建义。不久,发动河阴之变,讨平葛荣、邢杲和元颢叛乱。永安三年(530年),诱杀权臣尔朱荣和元天穆。之后,尔朱兆攻破洛阳,将元子攸受掳北上,缢杀于晋阳三级佛寺,时年二十四。太昌元年(532年),追尊庙号敬宗,谥号孝庄皇帝。
- 雪梅
明僧。吴人。嘉靖中游金陵,不拘戒律,日饮茗,间或食酒肉。专修净土宗。每见法师讲经,便笑曰:“乱说。”偶出一语驳难,闻者汗下无以应。工诗文,自序其诗,每以寒山、拾得自况。
- 朱廷鋐
朱廷鋐,字玉汝,清江阴人,康熙八年(1669)乡举谒选上元教谕,1682成进士,授淳化令,官至大理寺少卿,生平长于诗,所作有《南楼》、《江花》等集,其子冲岁贡,亦以能诗传其家学。
- 李秘
李秘(811~855)是山东刺史,曾被贬为知县,后来升官,当上了大官,因贪污受贿被宰相发配边疆,不久病死。
- 游次公
游次公,字子明,号西池,又号寒岩,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,著名理学家游酢侄孙,礼部侍郎游操之子。乾道末,为范成大幕僚,多有唱和,又曾为安仁令。淳熙十四年(1187)以奉议郎通判汀州。著有《倡酬诗卷》,存词五首。
- 余经
余经,字朝纲,号石龙。顺德人。明武宗正德十五年(一五二〇年)进士。授行人,使蜀。寻擢刑科给事中,以事见忌,左迁漳浦县丞。擢瓯宁令,卒于官。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二七七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