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诗词古文>晏敦复生平

晏敦复生平介绍

晏敦复(1120-1191,一作1071-1141、一作1075-1145)字景初。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南宋诗人、正直大臣。官至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。敦复才思敏捷,诗文多已散佚,仅《宋诗纪事》存诗1首,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存奏议2篇。《宋史》卷三八一有传。世称“抚州八晏”(晏殊、晏几道、晏颖、晏富、晏京、晏嵩、晏照、晏方)。>>查看晏敦复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晏敦复(1120-1191,一作1071-1141、一作1075-1145)字景初。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南宋诗人、正直大臣。官至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。不屈于秦桧等人权势,反对议和。 晏敦复是为北宋宰相、著名词人晏殊曾孙。少学於程颐,颐奇之。徽宗大观三年(1109)进士(清同治《临川县志》卷三六)。为御史台检法官。绍兴初,大臣荐,召试馆职,不就。高宗绍兴二年(1132),特命为祠部员外郎,迁吏部,以守法忤宰相吕颐浩,谪知贵溪县,旋改通判临江军。四年,召为吏部员外郎,左司谏,权给事中,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。五年,为吏部侍郎(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八五)。

  晏敦复为人刚直敢言。曾弹劾准西宣抚使刘光世强换淮西民田;揭露右丞相汪伯彦之子汪召嗣无德无才,反对派他担任江西盐司(转运使)和袁州知州。其静默如不能言,立朝论事无所避。渡江后,居右省两月,奏宜节约用度及奸臣之子不可重用等24事,高宗夸其“鲠峭敢言,可谓无忝尔祖矣”。

  绍兴八年(1138),金遣使来朝议和,要南宋君臣拜接金熙宗的诏书。晏敦复认为这是奇耻大辱,上疏坚决反对。秦桧力赞屈已和议之说,派人暗中拉拢,许以高官厚禄:“公能曲从,两地旦夕可至”,敦复横眉冷对,曰:“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,况吾姜桂之性,到老愈辣,请勿言。”(后“姜桂敦复”的典故编入启蒙书籍《龙文鞭影》中)以示决不阿附秦桧。他与另外两位江西人胡铨、曾开极力反对,其合力制桧的事在当时颇有影响,此后遂见忌于桧。

  秦桧拜相后,敦复独有忧色地说:“奸人相矣。”当时敦复为吏部尚书兼江、淮等路经制使,桧常不以礼对待他。不久,敦复请外调,于绍兴九年(1139)以宝文阁直学士贬知衢州,提举亳州明道宫,为民做了许多好事,后人立祠祀之。闲居数年,于十五年(1141)卒,年七十一。

  敦复才思敏捷,诗文多已散佚,仅《宋诗纪事》存诗1首,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存奏议2篇。《宋史》卷三八一有传。世称“抚州八晏”(晏殊、晏几道、晏颖、晏富、晏京、晏嵩、晏照、晏方)。

 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曾载:晏敦复作一士大夫墓志,以示朱敦儒(字希真)。朱曰:“甚妙。但似欠四字,然不敢以告。”晏苦问之,朱指“有文集十卷”字下曰:“此处欠。”又问:“欠何字?”曰:“当增‘不行于世’四字。”晏遂增“藏于家”三字,实用希真意也。《宋史》卷三八一有传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段成己

    段克己弟。两人同为(1230)。克己中举,无意仕途,终日纵酒自娱。成己及第,授宜阳主簿。金亡,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(今山西河津黄河边)。克己殁后,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,闭门读书,近四十年。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,坚拒不赴。至元十六年卒,年八十一。

  • 祝维诰

    浙江秀水人,字豫堂,一字宣臣。乾隆三年举人。官内阁中书。工诗,与同县王又曾等号南郭五子。有《绿溪诗稿》。

  • 赵顼

    宋神宗赵顼[xū](公元1048年5月25日―公元1085年4月1日),初名仲针,宋英宗长子,生母高皇后,北宋第六位皇帝。公元1064年(治平元年)封光国公,后进封淮阳郡王、颍王。公元1066年(治平三年)立为皇太子,次年即帝位,是为宋神宗,时年20岁。公元1067年(治平四年),赵顼即位,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,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,故赵顼即位后立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,以期振兴北宋王朝,史称“王安石变法”(又称“熙宁变法”)。公元1085年(元丰八年),赵顼在福宁殿去世,享年38岁,共在位18年,庙号神宗,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,葬于永裕陵。

  • 陈继儒

    陈继儒(1558~1639)明代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字仲醇,号眉公、麋公。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诸生,年二十九,隐居小昆山,后居东佘山,杜门著述,工诗善文,书法苏、米,兼能绘事,屡奉诏征用,皆以疾辞。擅墨梅、山水,画梅多册页小幅,自然随意,意态萧疏。论画倡导文人画,持南北宗论,重视画家的修养,赞同书画同源。有《梅花册》、《云山卷》等传世。著有《妮古录》、《陈眉公全集》、《小窗幽记》。

  • 刘仁本

    刘仁本(?―1368年),字德元,号羽庭,羽山人。元代黄岩四位进士之一,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。至正十四年(1354),方国珍统辖台温,刘仁本应聘为幕僚,辅助方国珍创立基业。受命在庆元(今宁波)、定海、奉化兴儒学,修上虞石塘,建路桥石桥,办黄岩文献书院,修杜范祠。至正二十年,刘在余姚龙泉山仿兰亭建雩咏亭,三月三日,邀瓯越名士赵俶、朱右、谢理等42人,举办“续兰亭会”,作《续兰亭序》,刻成诗集。
    著有《海道漕运记》1卷、《羽庭诗集》4卷、《羽庭文集》6卷。

  • 徐俯

    徐俯(1075~1141)宋代官员,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。字师川,自号东湖居士,原籍洪州分宁(江西修水县)人,后迁居德兴天门村。徐禧之子,黄庭坚之甥。因父死于国事,授通直郎,累官右谏议大夫。绍兴二年(1132),赐进士出身。三年,迁翰林学士,擢端明殿学士,签书枢密院事,官至参知政事。后以事提举洞霄宫。工诗词,著有《东湖集》,不传。

  • 赵崇经

    赵崇经,新会人。应元父。明神宗万历时人,以子赠承德郎、工部主事。事见清道光《新会县志》卷六。

  • 夏完淳

    夏完淳(1631~1647)原名复,字存古,号小隐、灵首(一作灵胥),乳名端哥,汉族,明松江府华亭县(现上海市松江)人,明末著名诗人,少年抗清英雄,民族英雄。夏允彝子。七岁能诗文。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。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。事败被捕下狱,赋绝命诗,遗母与妻,临刑神色不变。著有《南冠草》、《续幸存录》等。

  • 王以慜

    王以慜,又名以敏,字梦湘,一字子捷,湖南武陵(今常德市)人。生于清咸丰五年(1855)乙卯六月十四日,卒于1921年,终年67岁。他命运多舛,事业上不得志,遂肆力于诗词。他生平酷爱佳山水,生长齐鲁,攀跻泰岱,西历秦陇,南登罗浮,皆见于诗,及官江西,时时游庐山,探讨幽险,人所未经,得诗数百首,为庐岳集三卷。自刊《檗坞诗存》正续集二十一卷,词存十六卷。又喜集唐人句为七律,其数四千二百余首,分十集,各有标目。第十曰《鲛拾集》,专集太白、少陵、长吉、义山四家诗各一巨帙,已先刊出,其余散失。

  • 庄崇节

    庄崇节,长沙(今属湖南)人。理宗宝祐五年(一二五七)曾游浯溪,事见《八琼室金石补正》卷九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