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诗词古文>干宝生平

干宝生平介绍

干宝,生卒年不详,东晋新蔡(今河南省新蔡县)人,字令升。著述颇丰,主要有《周易注》、《五气变化论》、《论妖怪》、《论山徙》、《司徒仪》、《周官礼注》、《晋记》、《干子》、《春秋序论》、《百志诗》、《搜神记》等。其祖父干统,三国时为东吴奋武将军都亭(今湖北恩施)侯,父干莹,曾仕吴,任立节都尉,迁居海盐。干宝自小博览群书,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,奉命领修国史。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,迁散骑常侍。除精通史学,干宝还好易学,为撰写《搜神记》奠定基础。>>查看干宝的诗词古文

学术成就

干宝于易学造诣极深,《晋书》明言注《周易》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有:《周易》十卷,晋散骑常待干宝注,又《周易爻义》一卷,干宝撰,梁有《周易宗涂》四卷,干宝撰。其中《周易宗涂》《隋志》言已佚,两唐志皆不录。而《周易注》、《周易爻义》二书,两唐志皆收录之。另《经典释文·序录》、《宋史·艺文略·经类》及胡一桂《周易启蒙翼传》等也录《周易注》十卷。又根据《册府元龟》记载,《周易问难》二卷、《周易玄品》二卷,也为干宝撰。项皋谟、朱彝尊、马国翰等人皆信从。然《隋书·经籍志》明言《周易问难》二卷王氏撰,《周易元品》二卷不着撰人,故今人台湾学者黄庆萱等人关于《周易问难》《周易玄品》二书不为干宝所撰的考证属实(见《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》九)。干宝的易学著作今皆散佚,其《易》注主要散见于唐人李 鼎祚的《周易集解》、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中。后人有辑本,“元时有屠曾者,始辑其佚。明下德间,其孙勋重订,其书刻在《盐邑志林》,即今孙堂《汉魏二十一家易注》所据而补订,武进张惠言梓入《易义别录》,历城马国翰、甘泉黄又据而参校习刊之,载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、《汉堂丛书》中。孙、马、黄三家辑本,互有详略,然马、黄多者二事,孙多者七事,较其得失,孙本为优”。(尚秉和语,见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) 另外,根据其它典籍记载:干宝还撰有:《易音》、《毛诗音》、《周官礼注》、《答周官驳难》、《周官音》、《后养议》、《春秋左氏函传义》、《春秋序论》、《正音》、《立言》等。

生平

  祖父干统,三国时为东吴奋武将军都亭(今湖北恩施)侯,东晋著名的史学家,也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。他的《搜神记》志怪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,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。据史料记载,自西晋永嘉元年(307年),干宝初仕盐官州别驾(刺史的从吏官),后因刘聪、石勒之乱,西晋亡,东晋立,南北对峙,干宝举家迁至灵泉乡(今海宁黄湾五丰村与海盐澉浦六忠村的交界处)。永嘉四年(310年),父卒,葬澉浦青山之阳,干宝为父守孝。至三世时,迁至梅园(今海盐通元)。

  干宝学识渊博,遍览群书,曾由华谭推荐任著作郎。建武元年(317年),经中书监王导推荐,领修国史。时因家贫,求补山阴(今绍兴)令,迁始安(今桂林)太守。东晋大兴元年(318年)二月封关内侯。太宁元年(323年),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、迁散骑常侍。咸和元年(326年),母桓氏卒,葬灵泉里西南隅,干宝辞官为母守孝。咸和四年服阕回朝。永和元年(345年)致仕,永和七年(351年)秋卒,葬灵泉里后花园。朝廷特加尚书令,从祀学宫。

历史评价

干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,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。他的《搜神记》志怪短篇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,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。干宝学识渊博,著述宏丰,横跨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堪称魏晋间之通人。至今有关专家已收集到的干宝书目达26种,近200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严遂成

    严遂成(1694—?)约清高宗乾隆初(1736年前后)在世,字崧占(一作崧瞻),号海珊,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雍正二年(1724)进士,官山西临县知县。乾隆元年(1736)举“博学鸿词”,值丁忧归。后补直隶阜城知县。迁云南嵩明州知府,创办凤山书院。后起历雄州知州,因事罢。在官尽职,所至有声。复以知县就补云南,卒官。

  • 韩驹

    韩驹(1080~1135)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,诗论家。字子苍,号牟阳,学者称他陵阳先生。陵阳仙井(治今四川仁寿)人。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。徽宗政和初,召试舍人院,赐进士出身,除秘书省正字,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,后复召为著作郎,校正御前文籍。宣和五年(1123)除秘书少监,六年,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。高宗立,知江州。绍兴五年(1135)卒。写诗讲究韵律,锤字炼句,追求来历典故,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,有《陵阳集》四卷,今存。

  • 吴惟善

    吴惟善,明代著名诗人。樊川人,诗人丁鹤年表兄,履历与生卒年不详。《丁鹤年集》后附其诗五首。吴惟善学问渊博,他的诗讲究章法,富于联想。

  • 朱鹤龄

    (1606—1683)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,字长孺,号愚庵。明诸生。入清,弃科举。学问长于说经,与钱谦益、吴伟业、朱彝尊、毛奇龄、万斯同等都有交往,与徐乾学亦相酬答,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。有《尚书埤传》、《禹贡长笺》、《诗经通义》、《读左日钞》等著作,又为杜甫、李商隐两家诗作注,另有《愚庵小集》。

  • 贾益谦

    (1147—1226)金沃州人,本名守谦,字彦亨。世宗大定十年词赋进士。历仕州郡,以能称。章宗时历右谏议大夫。时镐王以疑忌下狱,帝怒甚,朝臣无敢言者。益谦上章论其不可,言极恳切。泰和末为吏部尚书,奉诏分诣诸路,推排民户物力。官至尚书左丞致仕。

  • 李承箕

    [明](公元一四五二年至一五o五年)(一作承基)字世卿,人称大厓先生,嘉鱼(今湖北嘉鱼)人。成化(一四六五―一四八七)中领乡举不肯会试。工书。放情诗酒,醉起以所赋诗书之,札草濡墨,斜斜整整,无不如意。

  • 赵微明

    名或作徵明。唐天水人。玄宗、肃宗朝人。工书能诗,诗格高古,元结录其诗三首入《箧中集》。

  • 司马亨

    司马亨,元时无锡人,世居邑之开化梅里,相传为温公之裔。

  • 周青

    周青,字木君,荆溪(今宜兴)人。有《柳下词》一卷,族孙周济作序。

  • 锺兴嗣

    钟兴嗣,章贡(今江西赣州)人(《八琼室金石补正》卷九二)。宁宗嘉定间为荆湖北路安抚使(《宋史》卷四○八《王霆传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