鮑叔
【源】 或系春秋时齐敬叔之子鲍叔牙之后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【源】 或系春秋时齐敬叔之子鲍叔牙之后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Tōu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“偷” 为“俞”之tōu姓所改,以与“俞”之yú姓相别。)
读音:qú qiū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春秋时莒国之君居于渠丘(故城在今山东安丘南),故谓之渠丘公,因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7,60)。②汉时彭城王之后有渠丘氏(21)。【变】 一作〔著
读音:Yuánkàng【综】 原亢籍,春秋时仲尼弟子,见《史记》(15,21,63)。
读音:Cháhhāmì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中有察哈泌氏(259,260)。
读音:Fèng凤姓的来源说法有两个。一是以官名为姓氏。高辛氏时,凤鸟氏为历正,其后人遂以凤为氏。二为改姓。唐朝时,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的后人以凤为姓,称为凤氏。又安徽凤姓,据说原姓
读音:Mòxīli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谟锡勒〕(260)。
读音:Zhāngyáng《中国姓氏辞典》 收载,其据新加坡《联合晚报》 注称:: 当代譬联姓,如张杨舒仪、张杨亚雄。”
读音:Jìn晋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。周武王封其子叔虞于唐地,世称为唐叔虞。位传至燮父时,因唐地有晋水,所以叔虞子就将地名改为晋,并建立晋国。春秋时,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。原晋国公族
读音:Yīlièbāěr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西北山名,以山名命部,以部为氏。《元史·托克托呼传》载: “其先本武平北折连川安塔哈山部族,自库春出,徙居西北伊埒巴尔山
读音:Bèng【综】 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蚌埠,地名,在今安徽省,或以为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