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ǒu

【源】 ①天竺(古时印度)之贫四姓有首氏,见《梦溪笔谈》(60)。 ②当出自首阳(故城在今甘肃陇西西南)、首止(故城在今河南睢县东南首乡),以地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,24)及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 ③彝族姓(130)。【布】 湖南郴县(62)、湘潭(373)、宜章(377)、浏阳(6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云南镇雄(331)、巍山(130)、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、上海(91)、台湾台北、桃园、台南、花莲(64,68,261)、北京、陕西西安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首德仁,明时湖南长沙人,弘治中贡士,任汀州府推官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天津之武清,上海,湖北之武汉、利川,广西之荔浦,四川之成都、通江,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①其引 《梦溪笔谈》云: “天竺之贫四姓有首氏。”②其引张澍之语云: “当出於首阳、首止。”首阳,指首阳山,在今河南偃师; 首止,春秋卫地,在今河南睢县东南。此则以地名为姓氏。③又云: “或即以首为氏。如腹氏、肝氏之类。”

明代有首谦,巴陵人,宣德中龙江关提举,后改为 “守谦”; 又有首得仁,汀州府推官; 清代有首鸣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格賴

    读音:Gélài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伊邪

    读音:Yīxié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汉书》收载,“汉有伊邪莫演”,未道其详。(按:疑此非姓,乃匈奴人名,且“邪”似音yá,姑收录以备考。)

  • 读音:xu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苏之南京、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

  • 托和爾秦

    读音:Tuōhéěrqí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齐齐哈尔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随长之妻为托和尔秦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 收载,世居齐

  • 鸟俗

    读音:niǎo sú大费生子二人,一曰大廉,实鸟俗氏。(见《史记·秦本纪》)

  • 读音:Léi雷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方雷氏。古诸侯方雷氏,以国名为氏,后一支改为单姓雷。二是以祖名为姓氏,黄帝有臣子雷公,后世以祖名为姓氏。三是少数民族姓氏,东汉末以及魏晋

  • 布勒哈齊

    读音:Bùlèhǎqí【源】 ①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鲁特(23,63,260)。又驻防吉林蒙古镶黄旗中有布尔哈齐氏(259,260)。〔布尔哈齐〕似即布勒哈齐之异译。②清满洲镶黄旗中有布尔哈济氏(25

  • 读音:dàn【音】 澹氏有Dàn、Tàn、二音(60)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澹(Tán)姓。【源】 唐会昌年中,进士啖鳞为避武宗李炎之名讳改为澹氏(60)。与澹台氏所改单姓澹不同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

  • 读音:hǎ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)及《直韵》(80)。【望】 安定(17,418)。【布】 宋时泾州(北魏置,故治在今甘肃泾川北5里)有此姓,见《姓源》(11,17,21,60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

  • 饕餮

    读音:Tāotiè【源】 南北朝时梁武陵王萧纪举兵反,败后,将军樊猛杀之,有司请绝属籍,梁元帝赐姓饕餮氏(7,15,21,48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据 《南史》 注